近日,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再成壮观一景。新股破发是好事,而不是有人所称的“尴尬”。因为新股破发,尤其是“新股上市首日破发”,能够有效地抑制投资者非理性“打新”的热情和激情,并能有效打击网下询价机构的疯狂,从而直接迫使新股发行市盈率“回归”正途。
事实上,“新股破发”现象已被所有机构和股民冷静而平静地接受,有人却仍固执地将新股破发视为“异类”或“怪物”。可以肯定,没有市场化的过程,中国的股市永远不会规范,中国股民永远不会成熟!
事实上,自2001年以来,我国股票发行审核制度已从原来的“行政审批制度”转变成了“核准制”,客观地讲,核准制是与中国特色的股市相适应的。中国股市尚不具备推行所谓“注册制”的基本条件,因为注册制是市场经济、法治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它以企业诚信和法制意识为前提,凡是经保荐人辅导和保荐,自认为够资格和条件上市的,只要发行人和保荐人整齐所有上市申报材料,在美国证监会(SEC)备案(注册)即可,SEC不负责审核材料的真实性,材料的真实性完全由发行人及保荐人责任自负,如果上市后一旦发现材料造假,则相关责任人就要牢底坐穿,这既是法律的威慑力所在,更是诚信的自我约束。
在国外,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也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它绝不是有人所说的所谓“尴尬”现象。据Bloomberg统计,无论是发达股市,或是新兴股市,新股上市首日“破发”都是一种常态化现象,只不过,各地股市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比例有所差异而已。比如2006年—2009年期间,巴西和印度两国股市的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比例超过40%,而英国股市的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比例要低得多,大约只占10%略多,此外,香港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比例超过20%,美国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比例大约为1/3。
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在某一个特定的市场环境里,当新股发行价被投资者认定为偏低时,上市首日就可能上涨;相反,当新股发行价被投资者认定为偏高时,上市首日就可能跌破发行价。
然而,“新股破发”的市场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它直接带来了新股发行市盈率的正常回归,并给非理性“打新者”的热情和激情直接降温。可以预见,这一批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后面IPO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发行市盈率,必将会从过去80倍以上悄悄降至60倍以下或更低,新股申购中签率也会从过去0.5%左右大幅提高至3%或更高。这正是“新股破发”的功效和作用,这也是市场化的力量。谁说“打新”应该无风险?实际上,“打新”应该与“炒旧”一样,具有对等的赚钱或赔钱的风险。(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董登新)
参与互动(0) | 【编辑:郭嘉】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