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多因素扰动决定运行节奏复杂 焦点仍在通胀预期

2011年02月25日 16:11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去年“十月革命”后的那一波令人猝不及防的大跌,至今还历历在目,当前大盘又进入了前期成交的密集区和上轮区间震荡的上沿;不过,本周市场的表现,至少说明恐慌性抛售情绪并未蔓延。其实,这两轮行情启动的原因不尽相同,去年10月行情的驱动因素较为单一,主要倚重资金面,而本轮行情则是在基本面、资金面和政策面的多重因素驱动下形成的,因而这也决定了这两轮行情的运行结果不会相同。

  驱动因素及发展脉络均不同

  去年“十一”黄金周后,美国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可以认为驱动上轮行情的主要力量来自于货币,当时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依然偏悲观,从这个角度来说,上轮行情的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于资金面,驱动因素较为单一。

  而本轮行情的发动则是资金面、基本面和政策面预期改善等多重因素驱动。自1月16日行情发动起,资金面、政策面和基本面几乎同时配合,央行加息、“两会”即将召开、CPI低于预期等,令政策收缩预期的担忧得到大幅缓解。流动性也出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虽然近期在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月末因素的叠加,令资金利率有所反弹,但仍未出现过度的异常攀升现象。基本面上,国内经济并未出现下滑迹象,而美国经济则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从两轮行情的发展脉络来看,去年10月-11月上涨板块主要集中于有色和煤炭板块,而本轮行情的上涨板块分布较为均衡。在去年10月-11月行情演绎期间,行业涨跌分化较为严重,受资金驱动的煤炭和有色涨幅超过40%,其次是机械设备和农林牧渔板块。概念股表现也出现较大的分化,涨幅最大的稀土永磁上涨了52%,这也是有色板块领涨的原因之一,涨幅第二的节能元器件上涨了35%。而本轮行情中,有色、农林牧渔和机械设备仍是领涨板块,但行业涨幅差距较小,期间有色涨19%,农林牧渔涨18.5%,机械涨17%,交运设备涨16%。概念股在本轮行情中更呈现出普涨格局,其中通用航空、稀土永磁、CPV6、钢结构、水利水电、锂电池、高端装备制造期间涨幅都超过20%,板块之间的涨幅差距也较为有限。

  两轮行情调整方式不同

  从这两波大涨之后的调整来看,去年10月-11月之后,大盘以快速调整来终结行情,而本轮行情的调整方式相对温和。

  自去年11月11日开启的大跌,依然令投资者记忆犹新,市场对资金面的预期出现逆转,两桶油的拉升、钢铁板块的启动也被市场解读为行情即将结束的信号,因而前期亢奋的情绪急速冷却,市场以两次百点长阴的方式结束了维持近1个半月的快速拉升行情。而这种调整方式是此轮行情驱动因素较为单一、拉动指数的板块较为集中的结果。

  本轮行情行至当前,虽然出现了中东和北非局势紧张导致原油价格暴涨,以及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引起利率再度上升的预期,但沪指仅出现了2.6%的调整,并未引起全市场的恐慌情绪。我们认为,根本的原因是本轮行情是多因素驱动的,发展过程中板块的表现也较为均衡,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本轮行情有着经济基本面向好的强支撑。因此,本轮行情回调的速度和幅度也较为有限,市场调整方式相对较为温和。

  焦点仍在通胀预期

  前期市场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对政策面和资金面预期的不稳定,目前,市场对流动性的预期开始趋于一致,虽然多数机构预期资金面仍以偏紧为主,但我们认为,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巨大的情况下,即使央行再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可能也不会比预期坏。经济基本面方面,我们认为,国内外经济保持向好的概率较大,尤其是出口可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在积极财政政策指导下,投资增速仍有望保持高位,消费保持平稳,基本面乐观的预期也决定了市场调整空间有限。因此,未来市场能否继续上行的焦点仍在于通胀预期。

  从国内外影响通胀的因素来看,国内已经出现有利于通胀缓解的因素,如蔬菜价格以及农产品价格指数节后出现持续回落,在近期降雪和人工浇水的共同作用下,河北、山西等省冬小麦受旱面积也出现减少迹象。因此,对市场上涨形成制约的主要因素是国际油价继续大幅上涨。而从历次中东地区突发事件对原油价格影响的规律来看,每次冲突爆发前原油价格会率先做出反应上涨,一旦战事平息,则油价便会提前回落,我们认为,中东和北非局势及油价走势需要投资者密切关注。

  从国内情况来看,3月上旬即将召开两会,在此期间政策面较为稳定,市场保持窄幅震荡的概率较大,3月中旬将公布宏观经济数据,虽然2月份工作日有所减少,但经济总体上仍有望保持良好势头,CPI可能如期回落,届时,如果国际局势出现稳定迹象,市场选择向上也将是大概率事件,那么,目前市场在2900点附近的震荡可能是上升行情的换挡。  □华融证券研究所 周隆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