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机构:今年政策“前紧后松” 通胀不除紧缩难消

2011年03月01日 07:18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当下,市场对物价形势的一致判断是“前高后低”。基于这一判断,机构认为今年的政策将“前紧后松”。不过,这一预期最近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汇丰2月份PM I预报值继续回落,另一方面中东的地缘政治危机走向仍未明朗,这些都将影响到今年的增长速度。

  数字似乎也支持这一判断。2月汇丰PM I预览降至51.5,为近七个月最低。机构也大多预期,C PI和信贷数据将继续回落,2月份C PI或在4.6%至4.7%,新增贷款大致7000亿元。

  但这些能否成为支持预期转化的理由?笔者认为,当下经济增速的适度放缓,应该是在决策层的预期范围之内,也是结构调整所必须接受的成本,不能成为政策放松的理由。而且,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地方政府的增长冲动能否真正收敛?虽然许多沿海发达省市提出较为平稳的“十二五”增长目标,但在许多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增长仍是地方政府的首要目标。我们不得不担忧,二季度或者下半年,这些地方的投资冲动将回潮。

  另一方面,要看到,今年信贷的持续回落,正是持续紧缩的结果,如果政策收缩暂告段落,反弹或将随时而至。先例就在去年,因欧债危机爆发时,我们暂停了流动性收缩,许多指标在下半年即开始反弹。由此,货币信贷摆脱惯性回归常态仍需政策继续收紧。

  而且,1月份的C PI数据并不能反应通胀回落的趋势。这是因为,当前的通胀压力主要在于大宗商品价格、劳动力价格趋势、食品价格周期和经济周期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并受到货币松紧的滞后影响,但从近期数据来看,大多数助推通胀的因素都仍在继续发酵。有专家认为,物价高点也许要到下半年才会出现,月度C PI可能超过6%左右。就中长期而言,或许正如多位经济学家所言,在转型期的通胀压力将较长时间存在。

  如何治理通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是行政管制?虽然许多人对货币政策治理通胀的效率有所怀疑,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现有的政策工具中,货币政策是最可行的手段,毕竟它可以直接影响到居民的通胀预期。由此看来,货币政策的紧缩趋势仍将延续,未来几个月仍存在加息、升值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必要。

  再仔细研究货币当局最近发出的一些声音,在利率、汇率和准备金率的三率齐动中,意外的政策亮点可能在汇率之上。央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易纲日前表示,贸易顺差过大是通胀的源头。到2010年底中国外汇储备2.85万亿美元,央行抛出近20万亿元人民币来对冲。另据媒体报道,央行货币政策二司副司长邢毓静近日在香港出席会议时表示,中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可能会快于预期。实现人民币可兑换没有时间表,但鉴于人民币需求强劲,且为了促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这种变动出现的时间要比以前想像的早。

  中金公司预计,2011年人民币将升值5%至7%。如果油价持续上扬,汇率升值的幅度可能加快,以此应对油价造成的输入型通胀风险。该机构预计,上半年基准利率再上调1次是大概率事件。时间点来讲,不能排除3月份,但更可能在第2季度,关键不仅要看未来两个月的CPI走势,还要看货币和信贷增速是否被持续地控制住。刘振冬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文举】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