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高油价背景下 通胀主题将迎来新热点

2011年03月02日 10:15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对于石油主线的认识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未来一段时间的油价将一直是全球各国的新闻焦点,并持续冲击预期,同时产生即时的投资机会,如煤炭、煤化工、石油机械等,投资者应及早进行准备。我们当然深知对油价的追逐有炒作的成分,但可能被热炒的主题却恰恰是资本市场投资特别需要关注的要点。

  油价上涨具备三大条件

  原油价格近期出现较大幅度上涨,NYMEX原油连续合约价格一度冲破100美元大关,创下两年多来的高点。本次原油上涨的导火索是中东、北非局势动荡,由此一些观点认为这并非全球需求复苏所致,因而随着区域局势回稳,油价冲高将是短期现象。我们对此并不认同,从基本经济原理看,油价上涨已经具备三大基本面条件的支撑。

  条件一:大宗商品相对价格的均衡关系,导致油价产生越来越强的上行压力。如我们所熟知,多种农产品、铜、金价格目前均已超过各大周期中的历史高位,而油价距离历史高位仍然较远。伦铜、伦金、澳煤、CBOT大豆、CBOT玉米、CBOT小麦价格相对于NYMEX原油价格的比值越来越高,说明其他大宗商品相对于原油正变得越来越贵。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这种趋势在2010年中期以后出现了加剧趋势,大宗商品相对价格的均衡关系对油价已产生了越来越强的上行压力。

  条件二:危机以来全球实际GDP累积增长超过原油供给。2006-2010年,全球经济累积增长已达13.58%,而原油供给量仅累积增长了5.04%。特别是2009年以来,世界经济基本处在持续复苏过程中,但原油供给的增幅并不十分显著。尽管全球原油需求的测算一直是宏观和行业研究的老大难问题,但上述数据仍说明,如果单位实际GDP的“原油使用密度”不变,则全球原油需求的累计增速已超过了原油供给,供需面平衡正在朝着支撑价格上行的方向倾斜。

  条件三:石油消费弹性最大的是汽车,汽车销量、保有量累计增长超过原油供给。作为石油消费弹性最大的汽车,其销量也较危机前有大幅提升,全球具代表性的15个大国汽车销售年度数据显示,15国2010年合计增长达到7.48%,高于同期全球原油供给增长率5.02%。

  考察其他大宗商品与原油的比价关系,如以金融危机前一年(2007年初)、危机当年(2008年初)、原油价格创下历史最高点时刻(2008年6月),以及危机后复苏开始的2010年初为基准点1,则2011年2月24日,原油价格分别被低估了8%、23%、62%、18%。我们深知,商品之间的比价关系并非绝对,特别是较长期间和危机前后,经济结构的变化可能促成一种新的均衡产生,但是,2010年1月至今,全球经济一直处于“新常态”之中,难说有剧烈的结构变化。由此,不考虑中东因素,基本面本身就存在油价补涨20%至约每桶120美元水平的要求。

  通胀主线:从农产品到原油

  通胀主线在农产品时的行业板块轮动包括:从2010年7月开始的种业、农业种养殖业,以及从2010年11月开始的水利工程建筑业。而一旦通胀主线蔓延至原油,则将产生新的板块轮动,包括:煤炭、煤化工、煤炭机械,石油采掘设备业,太阳能等替代能源,新能源汽车。我们认为,煤炭、煤化工、石油机械是行业景气轮动中反映最早、弹性最大的;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将在油价高位持续一段时间后出现景气预期。

  结合当前市场预期和认识程度,煤化工可能是弹性最大的行业。首先,煤价的弹性小于石油,而石化、煤化终端产品价格弹性大于等于石油,油价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则煤化工企业产品售价上涨将远大于原料成本上涨。其次,煤化工属新兴投资产业,2006-2007年是投资热潮的发端,现在很多企业正在进入产能达成的高峰期,如果说2006-2007年油价上涨对于煤化工带来的是预期,2011年则将是实实在在的业绩。

  煤化工兴起后,有两条具体的逻辑可供参考:一方面,要找在目前市场的供给中以石油为原料占比较高的分项产品,由此获得最大的替代效应,如丹化科技(乙二醇)、中泰化学(PVC)、中园集团(PVC)。我们认为,这一逻辑清晰坚实,相关效应将在油价上涨之时得以快速体现。

  另一方面,很多低估值的煤头化肥企业(如鲁西化工、华鲁恒生),可能借高油价成功实现向煤化工产业的转型,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彻底重估。这个逻辑截至目前有一定分歧,一些人认为,中国的化肥市场7成用煤化技术,替代效应有限。但不管如何,替代效应与预期冲击效应是明显存在的,而国外用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生产工艺占比要高于中国,化工产品是典型的全球贸易品,需置于此框架中加以认识。  □国信证券宏观组 周炳林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