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5000万游资炒作盐业股后高位出货 抛“盐”于市

2011年03月21日 16:23 来源:辽宁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看点

  3月17日,资本市场发起了“抢盐”行动,云南盐化、兰太实业、双环科技等盐业股冲上涨停。3月18日,在多部门联手打击“抢盐”谣言之后,盐业股出现戏剧性地全线回调,多家机构趁势高位出货,抛“盐”于市。

  据报道,从披露的交易信息来看,超过5000万的江浙游资参与了对盐业股的炒作,浙系游资成为推升股价的主导力量,但也吃了大亏。与此同时,医药股、防辐射概念股、新能源概念股都被轮番炒作,很多股票都同样经历了过山车行情。

  “抢盐”波及股市

  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地震却震出“食盐危机”。

  在销售市场上发生的 “抢盐风潮”很快便延伸到股市。 3月17日,投资者大肆抢购食盐概念股,相关个股大涨。云南盐化当日开盘便封死涨停,兰太实业、双环科技随后也跟风涨停。其他几只从事调味料生产的股票也随势而涨,涪陵榨菜收涨7.41%,恒顺醋业则小涨3.32%。

  领涨的三个公司都与“盐”有关:云南盐化主营业务是食用盐和工业盐,根据公司自己的介绍,云南盐化是云南省内最大的食盐、工业盐和氯碱生产企业;兰太实业是内蒙古的一家上市公司,主营食用盐、工业用盐以及以盐湖为依托的金属钠和氯酸钠等精细化工产品、天然胡萝卜素等产品;双环科技是湖北的上市公司,公司主要生产销售纯碱、氯化铵及盐化工系列产品、氯甲烷系列产品、氯化聚乙烯系列产品。

  中邮证券分析师郝力芳此前对媒体表示,盐业股的突然拉升便是过度炒作的体现,中国70%的食盐原料来自于井矿盐,海盐的占比不多,因此食盐将受污染的传闻也没有什么依据。而真正生产食盐的上市公司可能只有云南盐化和兰太实业两家,因此其他概念股走强仅是跟风效应。

  游资炒作路线图风传

  在多部门联手打击“抢盐”谣言之后,盐业股出现戏剧性地全线回调。 18日一开盘,盐业股便遭遇了主力资金的疯狂出逃,盐业股股价随之急剧下挫。

  据报道,云南盐化开盘即跌2.7%,1.54万手在集合竞价阶段抛出,开盘后一小时频频有大单卖出。全日换手率超10%,资金出逃明显。截至 18日收盘,兰太实业大跌9.98%,云南盐化大跌7.55%,双环科技跌5.17% 。

  这样一飞冲天之后急转直下的“一日行情”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不管是涨停还是跌停,背后都有大笔资金的运作。从目前披露的交易信息来看,有超过5000万的江浙游资参与了对盐业股的炒作。

  从沪深交易所公布的成交龙虎榜来看,17日参与炒作云南盐化、兰太实业和双环科技的主力仍来自券商营业部的游资力量,“血统”最为“纯正”的云南盐化买入金额前五位均来自江浙地区的营业部力量,合计成交5173万元,而其卖出金额前五位中却出现了三家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卖出989万元。

  与此同时,市场甚至风传出游资炒作盐业股的路线图。据报道,一些浙江游资从3月15日起就在股市大量买入云南盐化等个股,并在收盘后到浙江各地抢盐,随后又散布谣言,17日,游资将云南盐化拉至涨停大幅获利。

  有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份相关数据显示,15日,云南盐业资金净流入1396万,其中来自于主力资金席位的资金净流入仅488.51万元,游资席位的资金净流入达907万元。而来自游资席位的买入资金也突然放大,当日共有4066万资金从游资席位买入。而2011年以来至3月15日前,云南盐化单日游资席位的流入资金最高是2月24日的2400万元。

  可惜,云南盐化17日的上涨行情没有继续,这意味着重仓吃入的江浙游资赌错了筹码。

  股票经历过山车行情

  日本地震后,各大资本炒家一边关注地震后遗影响,也在寻找着震出来的机会。盐业股并非是近期被游资炒作的唯一板块,自日本出现“核泄漏危机”后,医药股、防辐射概念股、新能源概念股都被轮番炒作,很多股票都同样经历了被游资爆炒的过山车行情。

  核泄漏事故引发了市场对防辐射概念的炒作,生产防护装备的际华集团、生产具有防核辐射作用药物的美罗制药,生产碘片的中关村等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由于日本灾后重建概念,上周钢铁股表现较为突出。 14日,包钢股份涨停,宝钢股份上涨2.12%。16日,本钢板材、包钢股份涨停,重庆钢铁涨逾6%,大部分个股飘红。钢铁板块3月 11日以来已整体累计上涨4.82%,其中最惹眼的当属包钢股份,同期涨幅高达32.8%。

  由于日本的核泄露事故,国内核电项目严格审批,因此在各个概念股板块中,太阳能等替代核能的新能源备受关注,风电、太阳能等替代性能源概念股“趁机”上涨。 3月15日,稀土永磁、新材料、多晶硅太阳能等新能源概念股再度走强,如太阳能概念的精功科技、天威保变涨停板报收。

  随着事态的发展,谁也说不准下一个概念股会是什么,但有分析人士认为,近期,概念股不断走强将是趋势,甚至会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意味。

  对于场内资金借势疯炒概念股的情况,分析人士呼吁,投资者对该类个股要保持高度清醒,拒绝过度追涨,从而防范风险。

  □本报驻北京特约记者/肖 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