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季行情来的格外纠结,大盘上攻3000点屡屡受挫,周期股“复辟”浅尝辄止,使基金经理操作的空间大为受限。而炒房资金并未如预期那样汹涌入市,更令苦盼“源头活水”的基金倍感失望。再加上大小非解禁的“抽水机”作用,基金经理对市场资金面的前景越发感到担忧。
□本报记者 江沂 深圳报道
炒房资金“隔岸观火”
大部分炒房资金仍对股市持观望态度,流入债市、定期存款或者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要更多一些。
根据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的测算,“限购令”可能使房地产交易额下降7%到11%,释放资金2500亿到4000亿元。这些钱如果全部投入股市,几乎相当于两家华夏基金满仓入市。
“去年开始,大家就在讨论房地产资金入市的可能性。我当时坚定认为资金肯定会入市。因为前几年房价上涨,主要是外贸出口的盈余由于政策规定必须兑换成人民币,这部分资金有投资需求,相当比例流入房地产市场,以温州炒房团最为典型。考虑到外贸几年内难以恢复,推高房价的因素下去了,加上实体经济迟迟起不来,这部分资金往哪里走?当时股市也就在3000点左右,入市还是有可能的。”深圳的一位资深基金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但随后发生的事情并不如他想象。虽然限购,但投机客通过各种规避的办法,仍然可能从银行贷出款来;一线城市限购,炒房资金却流向不限购的二三线城市。
“回想一下,可能我当时的想法有点简单。一些二三线城市,2010年房价才真正出现猛涨,涨幅20%到30%不稀奇。炒作的资金,去年大部分还是留在了楼市。”这位基金经理说。而今年以来的情况则是,大部分的炒房资金仍对股市持观望态度,他们将抗通胀的任务交给了低风险品种,流入债市、定存或者银行理财产品要更多一些。
“2010年上半年开始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后,市场就一直在期待房地产资金的进入。但从我的角度看,市场的增量资金没有预期的那么多。”深圳一位基金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去年“十一”假期之后曾经明显感觉到资金流入,很短时间内市场获得了充沛的“弹药”,其中不乏炒房资金,也相应地激发了一轮蓝筹股行情。但这部分资金随着市场行情的消失,在去年11、12月又迅速地流走了。
不过,从间接入市的角度来看,仍然出现了一些资金缓慢流入的迹象。据记者了解,一些阳光私募、公募基金的专户投资经理反映,新申购的客户资金中,有一些就是原来准备投资房地产的热钱。而记者从一些基金公司了解到,前两年公募基金往往赎回大于申购,基本上是净流出。今年以来,一些公司的基金申购与赎回基本持平,一些公司还有净申购。“以往年终奖发放之后,很多人计划买房,但今年有些人已经拥有两套房,拿到年终奖之后会考虑买点基金或股票。”深圳的一位基金经理说。
迟迟未来的资金,让2011年以来基金的操作非常谨慎。“今年以来,一些热点股、概念股转换很快。不像去年,一个‘物联网’概念、一个‘触摸屏’概念,资金可以一波又一波地炒,进入的资金换了几茬,股价也屡创新高。今年感觉已经掀不起波澜了。”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新年以来,大盘股完成估值修复之后,股价上冲屡屡遇到阻力,而中小盘股特别是消费类行情则往往很短暂,难以留住炒作资金。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