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追涨阳光私募胜算几何

2011年04月11日 10:53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追涨与抄底是股民常用的两个方法。其实也可以用于投资阳光私募基金。不过,在使用这两种方法时,需要投资者对此有深刻理解。

  追涨私募落败三大原因

  买涨不买跌是投资者的普遍心态。如果某只私募产品接连几个月上涨,在私募业绩榜单上比较靠前,很快就会引起投资者关注,进而引发购买潮。

  然而,壹私募网研究中心对存续期在半年以上的486只阳光私募基金,在过去一年中基金净值持续上涨月份做了统计。

  由于连续上涨4个月的私募基金比重较大,因此我们以连续上涨4个月的204只私募基金为标的,分析其在结束上涨后,出现调整的月数做了统计。统计显示,在结束上涨后,竟有41%的私募基金出现了长达3个月的调整,而出现4个月以上调整的私募产品也占22%的比例。

  由此可见,追涨私募落败是大概率事件。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行情风格的转变。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市场进入宽幅震荡阶段,无论公募、私募对市场的分歧都比较大,而“价值PK成长”的言论更是满天飞。今年以来,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这导致一些私募可以在某些阶段称王,而在某些阶段就只能称熊了。

  例如,国淼1期在2010年下半年中,除了12月微跌1.52%外,在其余5个月都能连续上涨,累计上涨67.36%,领跑后半程。不过,进入今年1月后,由于“二八现象”明显,国淼首当其冲,去年累积的利润被吞噬,净值也再度回归至1元之下。尽管2到3月都有小幅上涨,但国淼1期一季度还是下跌16.4%,排名也在600名开外。

  尚雅也遭遇了同样情况。由于石波偏爱新兴产业,重点布局中小板股票,在去年收益颇丰,但今年情况却完全相反,尚雅系列一季度旗下几乎所有产品排名靠后。

  二是由于投资者的疯狂认购追加,导致私募规模急剧扩大,产生所谓的“业绩规模病”。在这点上,新价值最为明显,在“最牛私募”的光环下,新价值的总规模由5亿元扩张到目前的35亿元,产品数量从5只增加至20多只,随之而来的就是业绩下滑。继去年业绩不佳外,今年一季度仍然没有止跌迹象,旗下产品业绩多数为负。此外,展博、六禾等私募也都存在这样的现象。

  三是连续多月上涨后,私募管理人的心态会发生某种变化,盲目自大心态主导投资思维。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多数私募管理人的认同,但从他们一系列的公开活动中,也许能窥视一二。在2010年里,我们曾对65家主流私募公司跟踪调查,发现私募管理人在媒体和公开场合露面的机会越多,其净值走势出现拐点的几率就越大。

  介入盘整私募或有惊喜

  如上所述,在不确定行情下,追涨往往冒着很大风险。相反,对于那些盘整时间较长的私募,如果适当介入,风险会小得多,甚至还可能有超预期的惊喜。

  目前,投资者大多非常关注华富励勤1期,原因很简单,一季度排名第一,累计上涨30.47%,超越大盘27个百分点,无疑是黑马中的黑马。但是,鲜有人知的是该基金自2010年1月成立后,在“1元”上下徘徊整整一年的时间。

  长期盘整的私募产品有从乌鸦变凤凰的那一刻,而深度超跌的私募产品也有重见光明的那一天。淡水泉就是最鲜明的例子。去年上半年,在逆向投资策略指引下,赵军断然加仓当时并不被看好的金融、地产股,随之而来的就是连续半年的下跌,甚至不少新产品净值跌至0.8元附近,形势极为严峻。

  不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淡水泉系列业绩展开绝地大反击,在不到几个月时间里,累计上涨近40%,今年一季度继续保持强势。试想,如果当初抄底淡水泉,现在的收益该是多少?

  其实,不少阳光私募的投资者与很多股票散户的心态相似,延用股市追涨杀跌的策略投资私募基金,总想赚快钱,而对于那些超跌或盘整的产品视而不见。 □壹私募网研究中心 谭茵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