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士建议,建立公平估值定价环境,让市场各方公正参与博弈
自2009年6月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启动以来,新股发行不再统一于30倍市盈率,市场化力量作用显现。然而,高价发行与资金严重超募又成为新的问题。在改革尚未彻底、机制尚未完善之时,市场化的效率并未完全发挥出来,市场化定价并未合理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定价市场化迈出改革一大步
三年多前,中石油上市即遭腰斩,成为新股发行体制诟病爆发的导火索,新股发行中的定价、申购等问题透过中石油一一暴露。此后,针对上述问题,中国证监会启动“去行政化”改革,目的在于让市场主体归位尽责,在定价环节淡化监管层的痕迹。
正是这样的改革,让新股告别荒诞的20-30倍市盈率的统一定价,不同公司的IPO定价开始出现差异化。可以说,此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最大的成就在于:把定价权交还市场。此举效果明显。
数据显示,自2009年6月份以来,中小板的新股上市首日涨幅从137%下降到了44.8%。从2009年到2011年,新股上市首日总体涨幅逐年缩减,中小板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2009年为64%,2010年是45%,2011年是12.5%。
“三高”问题成因复杂
自去年以来,市场围绕新股的话题骤然转变,从原来对定价太低的指责转向对高市盈率发行的批评。被称作“三高”的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资金比例等问题凸显,市场化定价并未合理化。
统计显示,自2009年6月以来,上海主板、深圳中小板、创业板IPO平均市盈率水平为45.58倍、53.19倍、69.82倍,三个市场的平均超募比例分别为95.28%、176.47%、219.23%,都处于较高水平,中小盘股情况则更为严重。
姑且不论“打新不败”的惯性思维,“三高”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机制问题。“新股询价参与主体包括发行人、承销商和询价对象三方,目前的制度安排偏重于约束询价对象,对强化询价对象的博弈力量考虑不够。”华夏基金副总经理王亚伟认为。
与海外市场不同,A股市场一直是卖方市场,股票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由于信息不对称,买的不如卖的精,买方天然处于弱势地位,加上目前新股发行供不应求,更是进一步加剧了买方的弱势地位,很多情况下询价机构只能做价格的被动接受者。”王亚伟分析说。
但在投行人士看来,一些询价对象报价不负责任,为获得购买权而盲目报高价,没有任何惩罚措施,而每一家询价对象最终购得的新股数有限,即便首日“破发”,其损失也相当有限。总体而言,目前打新仍然是赚钱的,所以机构投资者仍然倾向于报高价去获得购买权。
继续改革各方分歧大
对于当前新股发行中存在的问题,业界提出了种种改进的建议。但有趣的是,这些建议有的竟然观点完全相悖,其背后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在日前举行的新股估值定价研讨会上,这一博弈表现的尤为明显。
王亚伟在研讨会上建议,主承销商拿出承销收入的50%,按照询价结果购买所承销股票数量的2%-3%,并且锁定一年,以此限制承销商高价发行的动机。
而对给予承销商自己配售股票的权力,王亚伟表示坚决反对,认为这会让券商在定价中更为主动,询价对象在报价中的博弈力量更加受到制约。
此言一出,博得会场机构投资者的一片掌声。然而,作为其利益对立方,券商群体对此并不认同。
国泰君安证券总裁陈耿说,证券公司一开始做发行的时候参与性比较强,但后来实行了网上发行,目前的询价体系虽然有其不足,但也正在逐步发挥证券公司的作用。
另外,对于保荐机构参股拟上市公司,业界更是有不同看法。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东征说,建立公平的估值定价环境,让市场各方参与者公正参与博弈,是形成合理发行价格的前提条件。
实际上,除去新股定价之外,发行审核环节也是未来发行体制改革的一个难点。当前,所有企业上市必须报证监会排队等待审核。据了解,目前不包括创业板的在会企业已经超过300家,需要至少一年时间予以消化,企业上市的进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此,一些人士建议,证监会下放审核权,交由交易所审核,证监会监管。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