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在各类食品接连涨价后,日用品巨头又决定联手提价,抢购囤积的消费行为似乎有所抬头。其实,经历过上世纪90年代初那阵“抢购风”的工薪族应该不难理解这种局面。当时物价迅速上涨,不少人大量购买米面、柴油以作储备。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缘由,始终绕不开“通胀”二字。
两会期间,温总理多次表态今年将以防治通胀为政府的首要工作目标,而近期日本地震和此后做出的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推升中国的输入型通胀。作为世界大宗商品的主要进口国,日本灾后重建以及之后的经济发展都需要大量原材料。全球范围内大宗商品需求增加,或推高物价,加大全球通胀预期。
通胀用最通俗的说法,就是居民常用的消费品价格普涨,相应现金购买力下降!为了保卫自己的钱袋子,老百姓最传统简单的做法是“囤”和“省”,就如前边所提那样买入很多的大米、食盐等日常消费品储备,但如今生活水平已普遍较高,基本食物所占开销的比例已经较低,而且这些物品在保存方面也存在问题。
随着国内投资市场的完善,尤其是基金的日益丰富。在通胀时代,投资者可将部分现金转化为投资品,分享这些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近期市场上较为热门的抗通胀基金就是一种很好的抗通胀工具。
这类基金投资挂钩一篮子实际资产的证券,如挂钩黄金、铂金等贵金属的证券,玉米、大豆、棉花等农产品的证券,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品的证券……以此来实现抗通胀投资的目的。投资该类基金,投资者最低只需500元即可认购,而且能随时灵活追加,比购买实物黄金白银的门槛低许多,比购买大米食盐等日用品效率高得多。(博时基金)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