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和*ST在A股上市公司中属于特殊的标记,是监管当局为了向投资人郑重提示相关公司的巨大潜在风险,而在符合特定条件上市公司名称前专门加注的一个特别标记,专门表示那些已经连续2年或3年经营亏损的公司。
近日有机构将ST的这种特定概念移花接木到了公募基金行业,竟然发现也可屡试不爽。于是按照某些设定标准按图索骥,真还找到四家基金公司,连年烧钱并亏钱,其烧钱速度远远快过赚钱速度,基金公司大股东几年前所投下的本金现已所剩无几。
类似业绩欠佳基金名单包括浦银安盛基金公司,2007年大股东们投下的1.02亿元,现在账面价值仅剩3900万元;民生加银基金公司当初2亿元的本金,三年烧掉六成资本金;金鹰基金公司,虚度光阴八年,其管理的基金资产规模迄今还不足百亿元。还有其“背运”差不太多,却在谋求翻身发展的大摩华鑫。这四家基金公司若冠以ST和ST,应该当之无愧。
一些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要么就是连续几年亏损,要么就是连续2年、或3年跑输业绩“基准”。类似困境出现在万家和谐增长等八支基金身上。它们亦可与A股一样,被冠以ST基金。
这些基金长期投资业绩如此之差,主要还是基金经理流动性太高所致。数据显示,在这8家基金之中,曾有29位基金经理先后走马换将。有数据显示,2009年整个基金业人事变动为117起;在去年这一数据就达279起。从去年12月至今年一季度,有7家基金公司总经理变更。基金经理如此高的流动性,基金业绩怎么可能好得起来?从根子上讲,都是为了一个“利”字:不少基金经理跳槽、被炒、或投向私募,是为了一个“利”字;一些公司高管的“走佬”与被解职,同样还是与“利”字难脱干系。
有在基金公司谋职的友人当面告诉笔者,基金经理年薪动辄数百万元早已稀松平常、上千万元者亦不乏其人。被市场所反复诟病的要害就在于,如此高的薪金收入似乎与其各自的投资业绩关联度不高。去年60家基金公司仅为投资者赚了区区可怜的50.8亿元利润,还有很多基金净值大亏,但提取的管理费却高达302亿元。基金仅付给银行的尾随佣金,就高达46.03亿;支付给券商的交易佣金有62.4亿。不少基金持有人却难见有投资回报,成为最终的买单者。
一些基金经理动辄就以精英自诩,常常披着“专家管理、代客理财”的招牌,其赚钱的技能和业绩如此之烂,实在令人替他们感到无地自容,更让那些热心并经常建议朋友买基金的说客颜面扫地。说得难听一些,这些烂基金无疑是打了这些所谓的“专家”理财的耳光。
(钟林 作者为知名财经专栏作家)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