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调整中的沪深股市“强打精神”迎接了三只新股登陆创业板,结果,三只新股中竟有两只当天即跌破了发行价。至收盘时,银禧科技、科大智能分别较各自的发行价跌去1.3%和3.6%。
破发,对于设立仅一年半的创业板来说,早就不是什么稀罕事。已持续半年、最大跌幅达到33%的大调整,正无情地“嘲笑”着以前的恶炒是多么的丧失理性。头顶“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率”的光环、独缺“高成长性”的创业板,正引发人们对这个市场方方面面的反思。
1000亿市值蒸发
本周前三个交易日,创业板指数在下跌途中剧烈震荡:先急速探底、创下历史新低,后绝地反击、展开反弹,接着又快速下行,日涨跌幅度均超过3%。
对投资者来说,“过山车”般震荡带来的不适已不算什么,因为累跌造成的损失更让人伤痛。截至昨日,创业板总市值为7199亿元,较今年总市值最高时的8398亿元已蒸发超千亿。调整让创业板股票纷纷摔下“高价”的“神坛”。如,江苏首只创业板公司新宁物流,昨日收盘价为11.61元,较最高价缩水六成。目前221只创业板股票中已有150多只股票跌破了发行价。创业板“高市盈率”的光环也在急速褪色。昨日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降至43.28倍,与历史最高时的80倍相差许多。
“创业板刚推出时,市场给予高估价,是寄希望于日后业绩高成长,现在高成长没兑现,回归是必须的。”南京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周旭说。
“高成长”泡沫破灭
虽然我国创业板的制度设计并没有完全照搬美国的纳斯达克,获准上市的都是经营和业绩均较为稳定的成熟企业,和中小板并没有太明显的差别,但投资者仍对创业板股票的成长性寄予厚望。可是,创业板一年多来的业绩变迁,再次印证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统计显示, 2009年,创业板股票平均净利润同比增幅为48%,远高于中小板的27%;2010年,创业板净利润同比增长31.2%,而中小板同比增长32.53%,创业板已被甩在中小板之后;而今年一季度,创业板净利润同比负增长的占比达22%,真正实现净利润增幅30%以上的公司只有106家。显然,创业板公司业绩增速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
华泰证券研究所宏观策略分析师周林表示,不仅业绩差强人意,而且,近年来围绕创业板公司造假等负面新闻也不断,就在两个月前,绿大地公司的董事长甚至因为涉嫌股票发行欺诈罪被逮捕。这些都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持股信心。眼下,受货币政策持续收紧、经济增速下滑、通胀压力不减等的影响,A股不得不下台阶整理,股价泡沫最丰富的创业板自然成为众矢之的。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其实,创业板的危相早被人看出,现在跌入一个中级“熊市”也在预料之中。因为,资本市场无数的事实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创业板一直在“还”。除了股价缩水、市盈率走低,创业板股票的发行价也开始“平民化”。今年的发行市盈率从60倍降到50倍,再降到40多倍。昨日上市的银禧科技的发行价为18元,按照去年业绩计算的静态市盈率甚至不到30倍。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日前通过微博炮轰创业板,称创业板是个大泡泡,三年内会崩盘,导火线是大量上市公司造假丑闻的爆发。
“上市前的过度包装和财务造假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创业板。目前,应该还不能轻易下结论说这样的问题在创业板已普遍存在。”周旭说。周林也表示了不同看法,认为创业板中的优秀公司还是有的,像国内最大的冻干机制造商东富龙,去年净利润增长超过八成,今年一季度同比再增两成以上。“在泥沙俱下的时候,总有被错杀的股票。创业板的新机会其实在下跌中正在孕育。”周林说。
专家们同时也指出,从创业板一年多来盛极而落的走势中有许多经验可以总结。如,在推出前,如果制度建设更完善些,先把如何退市设定好,那样对于后来的恶炒起码是一层牵制;创业板成为原始股东、风投机构的盛宴,对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应该在原始股东退出机制上安排上更充分地体现出来。 本报记者 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