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接续了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当局“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的表态,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日前再次明确肯定国际板“应该快了”,所有条件都已准备到位。
越来越近的国际板,以及其它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让中国证券市场于此间出现震荡:在A股的调整中,国际板是一个预期不明的因素;但是,B股市场的大跌,显然就是国际板即将推出的正面打击所致。近期以来,每有国际板传言,B股必然暴跌。上周(6日-12日),上证B股在短短的四个交易日内暴跌12.77%,深证B股则大跌6.99%。而今年以来,上证B股的整体跌幅已经达到了17.89%,深证B股的跌幅已经达到了15.69%。本周一,B股开盘低开低走,开盘后不久再现跳水走势。B股已经走到了市场的边缘。
所谓国际板是指境外企业在中国A股发行上市的板块。这当然可以理解为有关方面于证券市场上的创新实践,中国的资本市场或许真的需要这样一个板块,以彰显其走向国际化。至少在监管者看来的确如此。“推进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研究建立国际板市场,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高层决策的意愿;“因为上海要建国际金融中心,要建国际金融中心它就意味着你这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带有国际化,国际化的程度要越来越高。”屠光绍的上述言论指出,有了国际板,“这个才叫国际金融中心”。
中国证券市场是否需要国际板,其实并不是由市场来选择的。尽管有关官员的解释罗列了其中的逻辑关联,但是,这依然是一种主观愿望的推演。正如B股1992年迫切出生一样,力推者没有料到B股10年来的梦游,更可悲的是,监管当局至今不敢给B股一个最终的描述,而任由B股市场自由落体,置投资者的利益于不顾。
之所以把国际板与B股市场联系起来,缘于我们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种种问题的忧虑。尤其在证券市场,虽然制度性建设一直在推进,可是发行体制市场化至今仍是半拉子工程;企业上市融资能进不能出的“退出机制”,多少年了还在“建设当中”;今年以来两市IPO直接融资2045.16亿元,拟增发4167.32亿元,债券融资14429.64亿元。与此同时,很多上市公司却不分红,A股市场已经彻底沦为上市公司的提款机。
在证券市场上管理层热衷于推新,却一再回避市场上的“历史遗留问题”,基础性的制度建设总是处于亡羊补牢的阶段。面对证券市场一些紧迫问题,管理层选择了急推“国际板”,公众自然有理由怀疑其中的动机。
这里应当指出,假如国际板真的已经成熟了,有关方面就应该早日公布最终方案。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在我国发行美元股票牵涉到汇率问题,在人民币尚未成为国际通用货币的眼下,这是国际板难以逾越的障碍。
即便是成熟了的国际板难以阻挡,长期搁置B股市场绝不应当顺理成章。 赵民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