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高盛研究部再出乌龙:误判报告致推荐股票暴跌

2011年07月12日 19:07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观察》报道,继不久前被爆权证计价程序出错事件后,高盛研究部再出“乌龙”事件。

  高盛证券上周发表报告,给予自己保荐上市的兴达国际“买入”投资评级,目标价9.44港元。当时,高盛表示,集团业务具有防守性,业务与稳定汽车数量增长挂勾,同时是内地最大子午轮胎钢丝帘线生产商,也是中国十大轮胎生产商的认可供货商,市场占有率超过三成,盈利前景看好,预料未来三年业务量复合年增长高达47%。

  除了“唱好”兴达国际之外,高盛更身体力行买入兴达股份,在上周三167次买入,而买出的只有2次。在高盛的带动下,外资投行蜂拥支持,最为活跃的巴克莱周三买入次数高达324次,瑞银及大摩也分别有231次及203次买入,刺激兴达当日股价最多大涨6%至7.92港元。

  然后事后不足一周,高盛发报告表示,研究人员误将兴达不同业务的合并收入算错,目标价相对由9.44港元降至7.83港元,评级也从“买入”改为“中性”,剔出亚太区“确信买入”名单。这件事令市场哗然,兴达股价昨天大跌13.4%,收报6.64港元。

  不仅如此,有媒体记者从去年8月到12月的7773份研报中,找出分析师给予“强烈推荐”评级的1123份研报,逐一验证后发现,股价实际涨幅低于预测涨幅的,共有568份,占到总数的50.57%。而实际低于预测涨幅的,要超过这个比例。这个结果让人触目惊心。

  那么,券商重大误判报告频频出现,是“无心的偶然”还是“有意的必然”?误判报告的背后,究竟有没有券商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关联?券商研判屡屡出错,该不该对投资者负责?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认为,要根据调查结果来分析乌龙报告是否是故意而为,客户及投资者可以按照合同关系提起诉讼。

  主持人:高盛的乌龙报告,导致兴达国际股价暴跌,香港证券界的人士表示,外资投行由于“算错数”而更改目标价及评级的事件十分罕见,多数人相信高盛的确是“乌龙”。您觉得这是不是由于不小心出现的偶然事件?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