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估值结构或临巨变
在国际板细则出台的传闻影响之下,7月20日,国际板概念股再度大涨,东睦股份、张裕A等涨幅均超过5%。实际上,在此前数次传出国际板年内出台等类似的传闻中,都引发了A股市场的剧烈动荡,上证B股指数也屡次出现了大跌的情形,国际板对A股市场的冲击不容小觑。
“我们分析新加坡、日本、台湾、韩国推出国际板时的市场反应,根据市场推出国际板前后指数变化来看,国际板对市场有一定的资金分流效应,市场指数在推出国际板前窄幅震荡或是延续原有趋势,在正式推出后,市场短期小幅调整,调整幅度与市场趋势有关,经历大约半年的调整后再回归原有趋势。关于国外公司估值水平将拉低我国市场估值的可能性,历史表明确实存在”,长江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但报告强调,A股估值水平与国际接轨将存在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宏源证券首席分析师郦彬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从市场估值角度来看,由于A股蓝筹股市场基本已经和国际股票的PE估值接轨,不存在估值落差效应,因此,上海国际板的推出对于估值合理区间的A股蓝筹股市场冲击非常有限,但是对A股市场估值结构的影响或许会很大,如电信、信息技术板块。“从资金分流冲击来看,由于国际板投资标的异质性,将会成为机构投资资产组合的必备产品,而且国内资本市场‘炒新’传统,也会吸引众多资金参与国际板市场,因此,在目前市场流动性偏紧的背景下,上海国际板推出对A股市场的资金分流冲击将不容小窥。”郦彬表示。
此外,郦彬还表示,从外汇管制角度来看,推出上海国际板实际上等于把人民币的贸易项目结算延伸了到资本投资领域,是资本账户外汇管制试点性开放。在人民币升值强烈预期背景下,这个跨境套利交易市场客观上将对海外热钱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国际板市场的波动会加剧热钱进出规模和频率,对央行的货币政策造成一定冲击,从而影响A股市场流动性的外部资金环境。
“国际板的推出使中国A股市场与国际接轨又近了一步,它将对目前A股的估值结构产生影响。”国泰君安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李迅雷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目前,A股的大市值股票的市盈率偏低,而中小市值股票的市盈率仍然偏高。而从国外市场来看,以港股为例,一般是大市值股票市盈率较高一些,因此,A股国际板推出以后,将会对大市值股票的市盈率有一个抬升作用,并将进一步促进中小市值股票市盈率重心的下移。
利弊之争
虽然国际板年内出台呼声日高,相关的传闻也不断出现,但和交易所以及地方政府在各种场合的大力宣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数经济学家对于在短期之内推出国际板却始终持保留态度,在国际板到底能否实现其预定的目标与功能上也存在不少争议。
争议最大的,就是国际板的推出到底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是否具有推动作用。“在人民币尚不能自由兑换、资本项目仍然严格管制的条件下,国际板的推出,是变相的资本管制放松,也是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变相的‘可兑换’。这是一种跨越、进步,这也是一种改革试验。”武汉科技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国际板实行人民币交易规则,是人民币朝国际化迈出的关键一步。”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则表示,国际板的人民币交易规则,实际上是从资本投资需求的角度,推动对中国贸易逆差国持有人民币储备。左小蕾表示,国际板实行人民币交易规则,在国际板上市的境外公司将获得人民币融资,所有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机构包括外资机构,也必须以人民币交易并清算、结算。推出国际板,无疑推动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和全球流动货币的进程。
“企图以国际板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做法完全属于本末倒置、因果错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从英镑、美元、欧元的经验来看,恰恰显示的是相反的路径。也就是说,只有未来人民币成为可以(部分)取代美元的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才能通过印刷人民币纸钞换取外国企业股权。而目前的状况是,国外企业用高市盈率的股票换取中国的人民币,然后用这部分人民币兑换中国的美元储备,而中国的美元储备不是中国央行印刷的,也不是证监会发行的,而是中国以廉价的商品、廉价资源、廉价劳力、廉价股权换取的。在人民币没有(部分)取代美元成为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的情况下,A股国际板的交易则是一场中国以实体资源,借助人民币为第一媒介和美元为第二媒介,来换取外国公司高市盈率股票这一虚拟票证的交易。这些虚拟的票证在理论上可以无限发行,类似于纸钞,但中国的资源显然不可能无限供给和出口。
除了是否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的意义之外,经济学家对于国际板是否会成为“圈钱板”,为跨国公司来华圈钱大开方便之门也存在争论。
“圈钱板的说法,是某些人将部分中国企业的形象套在外国企业身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就公司治理机构的完善、信息透明度、法律意识等方面而言,国外上市企业总体较中国本土上市公司更为规范。未来中国国际板要吸引的是国外成熟公司前来上市,这些公司基本都已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等国外证券交易所上市,他们的行为会同时受到中国和国外上市规则的约束。这些国外公司在中国上市,属于比重较小的再融资行为,主体存量部分仍在境外上市“认为他们为了中国这部分融资而违规,这是不太符合逻辑的”。他说。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开设国际板吸引了127家外国公司前去上市,之后便是证券市场一路走低,外国企业便逐步退市。2003年国际板便消失了。”厦门大学金融系客座教授余云辉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只要证券市场发行制度没有进行实质性改革、只要A股市场还存在“高储蓄背景下的制度性套利机会”,那么,A股国际板一定是外资上市公司的“国际提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