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贡献利润约30亿元 券商期盼融资融券尽快转常规

2011年07月29日 10:37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融资融券业务的试点券商周末将参与一场有关转融通业务的研讨会。昨日,一家券商融资融券业务部负责人表示:“希望在监管层的推动下,尽快推出转融通。”目前融资融券试点启动已近一年半,为券商贡献利润约30亿元。有券商表示,融资融券业务增厚公司利润10%左右。

  标的证券受限

  “如果转融通年内开放,融资融券标的大幅放开,将对市场产生深刻影响。”上海一家大型券商的部门负责人表示,他手里有最新的转融通征求意见稿。“相关的技术系统比以前更加详细和完备了”,目前转融通的各项准备工作比较充分,推出只是时间问题。

  沪深交易所数据显示,两融总量每月都在稳步增加。截至27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共计322.56亿元,其中沪市两融余额为198.15亿元,深市两融余额为124.43亿元。在去年12月,两融总量才刚刚达到百亿元。

  投资者应用两融工具明显增加,有几个因素对两融业务量的影响较大。一是当一些突发事件对股市造成影响时,融资融券这一工具最受投资者欢迎,例如受温州动车组事故影响的中国南车25日遭到当日最大融券卖出,卖出量为121万股,是前一交易日的1211倍;二是当市场回暖时,两融业务增量明显;三是当市场对某行业出现分歧时,例如多空方对地产、银行、有色等出现分歧时,两融交易起到明显的放大作用。

  跛足前行,这是不少市场人士对两融业务的评价。从业务总量看,截至27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总余额达到322亿元,其中融券余额仅为2.55亿元,占比不到1%,尽管两融总量每天都在增加,但融资规模一直远远大于融券规模。分析人士认为,虽然从其他市场经验看,融券需求一般少于融资需求,但目前来看,券商持有的股票也许并非客户所需要的,而客户所需要的股票,券商却往往没有。资源配置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融券占比持续处于低位。有券商表示,一些投资者开了户但并没有参与融资融券,原因在于这部分客户更偏好中小板或创业板个股,而这些股票不在融资融券范围内。

  “我们比较期待标的证券范围扩大。”上海一家试点券商在谈到融资融券业务“转常规”时表示。从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启动至今已近一年半,参与试点的券商共25家,数量有限,而融资融券标的证券仅为90只,范围狭窄。据透露,两融业务有望年内实现“转常规”。“转常规”可能包括业务门槛降低、标的证券范围扩大、取消业务行政审批等内容。

  一些试点券商表示,目前来看,券商不能单方面推动业务量的增加,关键还看投资者需求,目前标的证券范围太小是束缚该业务发展的主要问题。此外,缺少机构投资者的参与也是两融业务的局限。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目前90只标的数量实在有限,如果增加到300只左右,那将比较理想。

  有效增厚券商利润

  “上半年已经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东方证券、国泰君安等券商融资融券业务部门都表示,今年的开户数和融资融券余额都有增加。据悉,从两融余额、交易量、开户数等几个关键指标来看,华泰联合、海通证券、国泰君安位列融资融券业务的前三名。

  “如果把量做大,那么收入就很可观,融资融券的成本是很低的。”一家券商的融资融券总部负责人介绍说,“首先,人员成本不高,主要是先期进行业务普及和投资者教育;其次,场地等基础设施的成本也都由营业部承担。作为增量,融资融券的利润率很高。例如,融资融券30多亿元,利润可以达到3亿元。”由于央行多次加息,融资融券的利率也相应提高。通常,融资利率是在半年期贷款利率的基础上加3个点,融券是加5个点。也有券商统一了两融利率,例如海通证券公布的利率统一为9.1%。

  两融业务和经纪业务是相辅相成。有券商表示,良好的客户基础对扩大两融业务的开户数和交易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数据显示,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华泰联合都是经纪业务市场份额较大的券商。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融资融券余额规模超过10亿元的券商数量不断增加,排名靠前的基本能达到三四十亿元规模。

  “如果从市场总余额匡算,两融余额接近320亿元,基本可以有30多亿元的利润。”有券商粗略地计算称,公司上半年融资融券业务产生的利润约为总利润的十分之一。据悉,在券商财务报表上,两融业务产生的利息与佣金收入分别计入相关财务科目,很难从报表上直接统计两融业务的利润。

  一家中型券商认为,做到2亿元的收入,就有至少1.5亿元的利润,利润率比较高,而边际成本是递减的。“对一个新部门来说,一年几千万元的收入已经比较好了,当然,对公司的贡献和利润占比还不是很高。”多数券商看好两融业务的未来发展。它们表示,两融业务量增速在加快,而如果放开标的证券,未来收入将呈几何级地增长。(记者 朱茵)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