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为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才导致信用受损,而是美国依赖发新债还旧债的发展模式本身蕴藏巨大的违约风险。
受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影响,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不少人担心评级的下调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不可预料的动荡。股市一般比较容易做出情绪化反应,我们更应关注信用评级下调背后的全球经济复苏以及中国怎么应对等深层次问题。
如果美联储实施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意味着美元进一步贬值和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上升。作为最大的美债持有国,我国应要求美国发行如新加坡一样的随通胀增长收益率增长的债券,以锁定人民币升值与美元贬值风险。同时,推动美国刺激实体经济增长,允许外国直接投资进入美国。
从历史上看,美国并不是第一次在重大问题上“违约”了。1971年,美国单方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就是美国信用最大的一次违约。不是因为标准普尔下调美国的国债评级才导致信用受损,而是美国依赖发新债还旧债的发展模式本身就蕴藏巨大的违约风险。
50年来,美国债务已78次提限,平均每8个月一次,借债—支付失业金—消费—再借债的经济增长模式,与庞氏骗局几乎没有本质区别。美国宪法立法保证国债的风险,不能违约。但我们不能看他怎么说,还要看怎么做。
不要看股市,股市情绪化不得了。中国股市与华尔街一样。第一天跌,第二天涨,第三天评级还没有调整就跌了,股市都是找个理由涨涨跌跌。
美国和欧洲的债务危机,或许是一个让全世界回归最基础共识的契机。国家经济被发债或者被纯粹交易性的金融工具主导,甚至成为维持经济运转的主要支撑,就有可能被空心化的风险,而一旦国债和印出的货币失去价值和购买力,靠债务支撑的经济可能轰然坍塌。 左小蕾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