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下半年,4万亿投资的余温已经逐渐退去,国家经济转型的支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要到9月才能出台。而宏观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仍然走在“控通胀”和“保增长”的平衡木上。从目前的政策导向来看,“控通胀”的政策压力仍然不小。资本市场上有句名言是——大潮退去,才能看出谁在裸泳。而2011年下半年恐怕正是监测“谁在裸泳”的绝佳时点。
2008年至2009年,上证综指从1664.93点的低谷爬坡而上,市场关注的焦点一步步从货币政策到产业政策再到经济实体的业绩改善,走出了一波从宏观政策面到微观业绩面传导的行情。如今,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风吹草动牵动着A股市场敏感的神经。一旦政策靴子落地,业绩的兑现可能将重新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上市公司及基金中报数据印证了这一点。二季度,基金重点加仓的正是新兴产业领域。Wind数据显示,在二季度基金持股比例提升10个点以上的45家上市公司中,28家公司为中小板企业及创业板企业。而这45家公司中包括5家医药生物类企业、7家信息服务企业、7家机械设备企业(几乎全部是有替代进口能力的高端机械设备企业)、4家化工企业(除湖北宜化外均为精细化工类企业)。
机构投资者在二季度积极“赌政策”,或许是期待在三季度政策兑现之时,A股市场走向的主力或许也会逐步将目光从政策面转向业绩面,重演金融危机后的行情思路。
但需要注意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政策相比4万亿投资计划,无论从涉及的公司范围还是实际的政策力度恐怕都要打一些折扣。更重要的是,相比2008至2009年,这一轮的产业政策推进缺乏货币政策的跟进。因此,对于大多数A股上市公司,尤其是传统制造业领域的上市公司来说,下半年的考验将更加严峻。毕竟,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下游需求出现了4万亿后的断档。如果下半年经济政策采取“保增长”的策略,将面对通胀高企下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如果国家采取“控通胀”的经济政策,则将面临银根紧缩带来的资金压力。无论经济政策走向如何,传统制造业都将面对相当大的挑战。
从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期也能看到挑战的真实存在。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已披露三季度业绩预报的645家公司的数据显示,645家上市公司三季度单季业绩预计同比增幅约为20.56%,而上述上市公司今年二季度业绩的同比增幅则为34.43%,增速出现了近14个百分点下降。
在2011年下半年这个需求分化的时段中,投资者似乎也应该用两把尺子丈量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对于商业、信息、医药等泛消费、新兴产业类公司,应更多关注其需求启动预期的兑现;而对于化工、钢铁、机械等传统制造业企业则应更多关注其产销价格控制及营运能力。谁在裸泳?也许,三季报就能初露端倪。 记者 李若馨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