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A股几乎天天地量,而跌势依然不止:一会大跌,一会小幅盘整,让不少相信地量之后见底的投资者吃了大亏。地量之后见地价的说法,一直都是股市中的铁律,而今似乎并不灵光,难道这一规律失效了?其实这一规律并没有失效,只是投资者将其运用的逻辑关系搞反了:地量之后有可能见底,也有可能不见底。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地量之后并不一定会见到底。
诚然,股市见底之前会出现地量这种现象,但出现地量并不一定意味着底的到来。这期间的逻辑关系就是:见地量只是股市见底的必要条件之一,而非充分条件;而股市见底却是出地量的充分条件。明白了这一点,就很好理解,如今地量频出但A股照跌不误的道理。那么,什么才是见底的充分条件呢?
见底的充分且必要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业绩的转好和流动性的放松。而决定这两点的,则是经济大环境的变化。而今在经济大环境依旧处于流动性收紧、实体经济增速放缓的大前提下,A股能不跌就算不错了,能逆市上涨只能是投资者想象中的奇迹,因而目前的下跌也就不难理解了。周一大跌之后,昨日出现下跌趋缓的表现,也只能理解为,技术上的喘口气而已。只要大环境没有改变,近几日小幅盘整之后,又会出现大跌,而成交量依然会以更低级别的地量示人。在这种接连不断出现地量的情况下,真正能够止住下跌趋势的,从技术上而言,只有一点——那就是在某一点位上放巨量大跌。只有这种情况出现,其底部才真正离投资者不远了。如今不要去幻想底部在何处,等待是最好的操作策略。
本报记者 孙强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