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2437点阶段底不会一攻即破 区间震荡是主基调

2011年09月14日 09:34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秋期间海外股市大面积暴跌,本周二A股也顺势低开,并一度跌至2453点直逼前期低点2437点。当市场普遍担忧指数将破年内低点时,午后市场跌幅却又有所收窄。在资金流动性屡创新低及欧洲债务危机连环爆发的大环境下,市场前期低点频频受压,不过2437点的支撑力度确实超出了市场预期,屡屡接近却又未破,显示市场各方力量还不愿轻易破掉这一敏感点位,短期大盘或维持区间震荡的格局。

  资金流动性接近“冰点”

  从国内资金流动性的角度来看,资金面的紧张状况有增无减,市场主力资金无心恋战。央行最新公布的M1、M2数据竟出现了多年未见的“极低增速”,M2同比13.5%的增速是2002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从这个角度而言,资金紧缩已有过度之嫌,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融资难的呼声不绝于耳。

  在目前A股内部与外部流动性都处于历史低点之际,管理层再度加大紧缩力度的概率极小。从内部流动性来看,相比于2008年,当前市场的新增资金量明显处于历史低位,鉴于资金供应的严重不足股市也不得不持续下跌;从外部流动性看,M2处在近7年来的历史最低水平,货币紧缩力度的空间已经相当有限,除非看到更严厉的收缩手段出现,否则不太可能出更严厉的紧缩举措。这也可以从8月信贷投放超市场预期中窥探出管理层有意放松资金流动性的意图。

  欧洲债务“连环”爆发

  从中秋期间欧洲债务危机加剧的情况看,“黑天鹅”影响扩散,海外市场均在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强烈的下跌反应,并直接影响A股节后走弱。9月份将是欧债到期高峰,各国累计到期债务超过700亿欧元,欧债危机将成为9月份影响全球股市最大的变数,世界范围内的担忧情绪都将高涨。

  这其中最严重的是希腊经济及债务问题。希腊经济长期低迷,正在考虑离开欧元区并使用汇率贬值、降低利率等货币政策刺激经济。但问题是希腊等国家一旦离开欧元区,欧元区分裂的可能性将明显提高,如意大利、西班牙等债务高危国紧随其后,则将带来一系列的连锁负面影响。如大量资本离开,则还有可能形成银行挤兑提走欧元现金的可能,而德国、法国的很多银行都持有大量希腊和葡萄牙政府的债务。如果这些国家离开欧元区,其政府债务将大幅贬值,这也将波及到法国、德国的银行,事实上也有报道称穆迪将在本周调降法国三大银行的评级。

  我们认为,欧洲债务危机已全面显露,目前正处于“最坏”的阶段,早爆发比晚爆发要好,但目前应该还不至于会导致欧洲和美国的二次衰退,只是其衰退的风险正在加大。也正是看到欧洲和美国二次衰退可能会直接冲击到新兴国家,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央行9月8日在政策会议结束后维持关键利率不变,均不再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在此背景下,相信国内央行也将会慎重使用货币政策。

  区间震荡或成为主基调

  本周二,沪指一度接近前期低点2437点,但最终仍未出现下穿该点位的情况,2437点的支撑作用能否发挥短期十分重要。如果能够维持不破的状态,则市场后期走势不会过于悲观;但如果短期下破该点位甚至再创新低,则市场短期形态将彻底走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期大盘严重超跌,做空动能已得到充分释放,反弹一触即发。而从周二市场热点活跃的情况来看,前期大幅下跌的水泥板块率先企稳反弹,未来如果这一做多情绪能够扩散至其他板块,则将对市场起到很大的提振作用。

  我们认为,2437点低点的支撑力度仍较大。8月以来,A股在下一个台阶弱势整理后,其涨跌短周期波动频率、波动方向基本与海外其他市场同步,虽然期间出现过二波力度较弱的反弹行情,但终究未能向上补掉8月5日留下的缺口,这表明2650点一线或成为短线难以逾越的阻力区域。且市场几次下破2500点之后,都未逗留太长时间,也没有很快再创出新低,而是重新回到2500点上方,从而大致形成了2450-2650点的区间震荡走势,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2437点的支撑仍会有效。预计短期市场将维持区间震荡的走势。一方面,8月数据所体现的国内经济形势复杂,也令市场对四季度政策前景的预判变得迷茫。全年CPI、PPI数据虽不会大幅超预期,但依然存在变数;再加上未来四个月的信贷投放数量并不确定,在经济政策主动降温之后,拉动三驾马车恐仍将保持低速慢行。在没有明确、有利政策信号释放出来之前,市场预期仍会模糊不清,因而市场也难以走出明确的趋势性行情。另一方面,未来市场的方向选择可能还摆脱不了与海外市场的关联,至少本周还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向上的走势,毕竟两市合计低于千亿的成交量与超低的换手率水平,意味着场外资金都在选择观望而非大举进场抄底。  □银泰证券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