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42岁的律师老陈犹豫着,是否趁开放日赎回手中的基金“一对多”专户产品时,上海一家小型基金公司35岁的专户投资经理小金,正彻夜赶工新的产品方案及投资策略。
“本想沾沾‘绝对收益’的光,没想到得到的却是‘绝对亏损’。”老陈诙谐地调侃自己的投资,“A股的方向不明,也许先退出观望比较合适。”与老陈想法不同,尽管市场低迷,但小金眼里的基金“一对多”专户仍是沃土一片,有待基金公司深耕勤耘。“高端理财市场需求很庞大,基金‘一对多’很弱小,前景大有可为。”小金说。
两种态度,折射出刚满两周岁的基金“一对多”专户的尴尬境地:自诞生以来,基金“一对多”跑马圈地风生水起,但绝对收益这块“金字招牌”却日渐蒙垢,令投资者信心不断削弱;与此同时,私募、券商集合理财乃至信托产品群雄并起,不断蚕食基金“一对多”的生存空间。腹背受敌,迫使刚满两周岁的专户“一对多”虽心有不甘,却不得不停止“急行军”,变招为稳守防线,苦练内功。与此同时,由于“一对多”专户业务资格门槛降低,不少小基金公司看好这一市场,甚至将“一对多”专户视为公司突围的方向。
弱者试图“超车”
由于公募基金业的强弱格局已定,渴望有所突破的中小基金公司,不少将基金“一对多”专户视为突围方向,有的甚至提出将专户业务置于公司发展战略首位。这意味着,尽管整体上基金“一对多”专户的扩张步伐可能放缓,但格局却可能发生较大变化。
基金“一对多”专户扩张步伐显著放缓的背后,是基金公司对“一对多”业务前景的巨大分歧。与部分先入者由冲锋变稳守的降温策略不同,随着基金“一对多”专户业务资格门槛的降低,诸多小基金公司摩拳擦掌,后来者的欲望急剧升温。
某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认为,与公募基金的政策门槛相比,基金“一对多”专户业务并无制度优势,与私募、券商集合理财等竞争对手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无论是产品设计、发行乃至运作、宣传上并无独到之处,而竞争的充分性意味着基金“一对多”专户的发展不会如公募基金那样出现爆发式增长。“高端理财市场的蛋糕或许很大,但能分给基金‘一对多’专户的却未必如大家预期的那么多。”他表示,“另一个不利因素是,基金‘一对多’专户的监管相较于私募等更加严格,人力成本和风控成本也比较高,对于实力有限的基金公司而言,需要考虑成本与回报是否成正比。”
不过,在对中小基金公司的采访中,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由于公募基金业的强弱格局已定,渴望有所突破的中小基金公司,不少将基金“一对多”专户视为突围的方向,有的甚至提出将专户业务置于公司发展战略首位。这意味着,在基金公司“一对多”专户业务资格门槛降低后,尽管整体上基金“一对多”专户的扩张步伐仍可能放缓,但格局却可能发生较大变化,诸多中小基金公司的涌入将使其短时间内成为基金“一对多”专户产品发行的主角。
老于则指出,尽管基金“一对多”专户“跑马圈地”已有两年,但由于业绩口碑较差,以及宣传受限等因素,导致这个领域一直没有形成明显的品牌效应,既没有如公募基金业中王亚伟式的标杆性人物,也没有特色鲜明且得到投资者承认的基金公司,这种背景使得后来者仍然有机会脱颖而出,成为这项业务中的强者。“据我了解,有些将‘一对多’专户作为战略重点的小基金公司,已经计划集中精力包装一两个产品,以明星产品的方式来打响自己的品牌,实现弯道超车的目的。”老于说,“我个人认为,如果这些小基金公司能够倾斜足够的资源,而且坚持下去的话,这种模式还是有一定的成功概率的。”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