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企业为什么会削减实业投入并扎堆将资金投入年利率普遍在12%~20%甚至更高的委托贷款项目,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采访中,多家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上市公司董秘都向记者表示,目前做的委托贷款只是一个暂时的财务安排,这对公司财务结构而言是一个比较好的补充。
一位不愿具名的浙江上市公司董秘告诉记者,其所在的公司负债一直很低,目前因为公司正处于转型期,新的产业正在培育当中,还没有大规模开展建设,所以目前公司的流动资金比较充裕。而眼下银行存款利率很低,资金趴在账户里等于是在贬值,所以想到了利用委托贷款获得一些收益。
该董秘表示,公司的主业方向非常明确,等两年之后新产业培育起来,目前这种贷款就会慢慢停下来,资金将用于产业发展。但在采访结束时,该董秘多次要求记者不要在报道中具名,其理由是“毕竟这种做法不是什么好事”。
卧龙地产(600173.SH)董秘则向本刊记者表示,虽然公司发布了拟做委托贷款的公告,但事实上最终并没有谈成,公司也没有发过贷款。“我们最初要做委托贷款时,也并不是单纯想贷钱出去这么简单,我们是想做并购的。”其表示,同样是委托贷款,其实各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现实情况,所以不应一概而论。
至于风险控制,一家贷出上亿资金的浙江上市公司董秘表示,在委托贷款中,风险控制是放在第一位的。公司已经建立了风控体系,并不追求太高收益,会挑“知根知底”的低风险项目,“像房地产类的项目我们是不会做的”。
风险隐现
9月9日,香溢融通(600173.SH)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将已于今年6月7日到期的、由公司控股子公司香溢金联和香溢担保的向浙江大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放贷的5000万元贷款展期三个月,至2011年9月7日。
香溢融通证券事务部人士表示,如果大宋集团届时仍不能还款,公司将提出诉讼。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以委托贷款为例,虽然它很好地实现了企业之间借贷的需求,使那些资金盈余的企业和资金短缺的企业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融通的渠道。但在整个委托贷款的过程中,银行仅从中收取手续费,不必对此贷款承担风险。因此在该业务中,银行缺少一定的积极性,在监督贷款的投放和收回上缺少动力,导致了在委托贷款的监管上出现漏洞。而最终的风险压力还是加在了委托人身上。
与此同时,“入市有风险”的道理不言而喻。上市公司进行证券投资一旦失败,就会挤掉主营业务的利润。
以京山轻机为例,其中报显示,截至6月30日,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723.04万元,增长38.14%。但其中,本期内其证券投资和购买理财产品就亏损掉了1336.11万元。
谈及放贷和证券投资理财的风险,前述一位董秘向本刊记者透露,相比做委托贷款项目,市场和投资者可能会认为做银行理财、把资金交给专业人士去打理会更安全。
“但据我们的考察,事实上做理财产品的风险更吃不准。做贷款的话,贷给谁、项目怎样还是心中有数的,而且每个项目都有质押物,有的是以上市公司流通股权做质押。所以其中风险比起理财产品而言还相对可控。”该董秘透露。
财经评论员苏培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很多公司而言,其流动资金是有限的,过度的金融投资必然导致对主业投资的削弱。而且钱生钱的游戏做多了,人就浮躁了,主业很可能也就荒废了。对于参与高利贷款的上市公司,最大的风险就是资金“倒腾”的环节多了,一旦“最后一棒”还不上钱,就会如同美国次贷危机一样,导致多家企业葬身其中。 “尤其当前,这种情况引来越来越多的效仿者,全社会都这样做,国家的金融风险就很大。”苏培科分析。
在他看来,这种情况与紧缩货币政策有关。当前政府的本意是控制通胀、遏制物价上涨。但货币紧缩下,大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其资金饥渴不断推高了拆借、高利贷利率,使得官方利率与民间拆借、高利贷与官方利率反差更大。这种情况长期存在的结果是,全社会融资成本大幅提高,而最终这些成本还是要转嫁到企业生产的产品中。经过再循环,会直接造成产品价格上涨、物价继续上行。所以货币紧缩的最终结果很可能是推高了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