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170亿元,2011年以来的104亿元,在A股市场急速扩容的背景下,以券商为代表的中介机构日进斗金。然而,在大举获利的同时,这些本应是资本市场的“守门人”却将紫鑫药业、绿大地这样一个个问题丛生甚至是造假上市的垃圾公司送进了A股市场。
从离谱的券商报告到直投腐败,从包装企业上市到抬高发行价格,从会计造假到律师的失职,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乱象丛生,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大毒瘤。
研报:券商自导自演 虚构研究报告
5000亿元!这是中投证券分析师最新给出的五粮液的市值预期。相对于五粮液目前不足1500亿元的市值,中投证券认为,中长期看,“十二五”末公司市值有望冲击5000亿元,不仅给予五粮液股价未来6至12个月55元的目标价,还给予五粮液“强烈推荐”评级。而8月份以来,中投证券已经发布了四份关于五粮液的研究报告,评级全部为“强烈推荐”。
实际上,券商研报“放卫星”早已不是什么新闻。2011年7月9日,银河证券曾发布报告《攀钢钒钛:股价被严重低估》,报告中对当时股价徘徊在13元左右的攀钢钒钛给出了188元的目标价位。7月20日,攀钢钒钛正式发布公告称,“近期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研究员并未对本公司进行调研”,并表示,银河证券使用的部分数据与其已披露信息存在不一致。攀钢钒钛股价自7月20日以来连续下跌,累计跌幅31 .03%,9月20日价格仅为9.63元/股,与188元相差甚远。
除此之外,中信证券的“天价榨菜”、申银万国关于东阿阿胶的研报等也成了“放卫星”典型。
然而,“放卫星”只是近年来券商研报众多乱象之一。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公开撰文表示,“过去八年中卖方分析师行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发生着两个重大而持续的系统性变化:一是研究报告的质量一降再降,以至于捕风捉影、观点雷同、论证草率,市场批评诟病日多;二是研究服务的方式争奇斗艳,以至于花样百出,竞骚弄巧、耍嗲卖呆甚至出卖‘色相’,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那么,这些研报的参考价值到底如何呢?这一点可以从券商金股的表现中窥见一斑。W ind统计数据显示,在包括招商证券、海通证券等众多券商推荐的122只2011年金股中,截至9月20日,共计有107只股票今年以来出现了下跌,占比高达88%。W 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上证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下跌了12 .83%,而在上述122只金股中,有90只同期跑输了大盘,占比高达74%。而跌幅在30%以上的甚至达到了43只,作为海通证券力荐的金股———时代新材,其跌幅甚至达到了53%。
一位基金评价业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国内卖方研究的主要商业模式是专业机构投资者(以公募基金为主)从券商租用席位以进行证券交易,并向券商支付交易佣金;作为交换,券商向机构投资人提供包括研究报告在内的咨询服务。而在部分券商的内部考核机制上,正是以这种分仓派点来对分析师进行考核评定。在这种商业模式下,券商适当重点推荐基金重点持有的股票已经成为了公开的秘密,而部分券商分析师每年为了排名向基金公司拉选票也成为了惯例。在这种情况下,期望这些券商对于上市公司作出全面公允的评价无疑难度很大。
然而,相对于券商报告的“放卫星”和有选择性的重点推荐外,券商在自营、资产管理上与研究相配合大举牟利的情形无疑要恶劣得多。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