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从2006年开始,ST梅雁资金紧张,银行借款居高不下。2006年末,ST梅雁负债合计达到57.86亿元,长期负债达到36.36亿元,此后更陷入了连年亏损的境地,ST梅雁不得不依靠变卖资产度日,其中也包括了公司投产不久或是经营不错的核心资产。
其后的几年,ST梅雁每年都以不同金额转让旗下公司股权,包括与其主营项目紧密相关的公司。至2010年底,ST梅雁转让了广东梅县梅雁TFT显示器有限公司43.82%的股权之后,在2011年,ST梅雁又将所持广东梅县梅雁TFT显示器有限公司剩余42.95%股权转让给大股东梅雁实业,前后两次转让总价款为1.37亿元。10余年来,ST梅雁变卖资产超过至少27亿元。
就在8月16日公布的半年报中,ST梅雁才披露自己上半年实现了2046.59万元的净利润,矛盾的是,公司营业利润却为-117万元。
类似的矛盾在A股上市公司的身上已经神奇地持续了很久,背后则是一种特殊而直接的盈利模式——变卖家产。
或许这样,才能避免亏损的厄运,保住上市流通的资格。值得一提的是,ST梅雁转让的资产很多是刚进入运营期。比如曾经转让的广西柳州红花水电站,装机容量达23.1万千瓦,曾是公司旗下最大的一块发电资产,2007年1月6台机组才全部并网发电,但是在2008年就被出售。
千疮百孔下何以求生
业内人士指出,梅雁实业投资最近动作频繁,大股东“弃壳”意味明显,而公司高管的辞职不排除为重组铺路的可能。实际上,ST梅雁从来就不缺乏重组“绯闻”。早在2009年,市场就流传着核电航母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将重组ST梅雁的传闻。
受到强烈重组预期的推动,徐道田、孔京梅、王向昕等多个自然人股东便在2010年四季度突击“杀入”公司前十大股东之列,并豪赌公司重组的可能。回顾2010年四季度至2011年一季度,ST梅雁此前的重组消息也仅仅停留在“绯闻”阶段,并未有实质性内容,该股股价也四平八稳。或许重组事项遥遥无期,在今年一季报中,徐道田和孔京梅等股东已不在公司十大股东之列。
此外,市场关于ST梅雁将变身矿产股的传闻也是广传四方。就在这不绝于耳的重组和涉矿声之中,ST梅雁也曾风光一时,国泰君安总部、光大证券深圳深南中路证券营业部、广发证券辽阳民主路营业部等知名游资相继加入爆炒行列。
在今年上半年电力改制预期推动电力板块集体躁动的背景下,身具多重概念的ST梅雁也于今年4月上演了一幕冲天盛况。4月1日至4月19日期间,ST梅雁累计上涨54.9%,成为红极一时的“超级黑马”,借此摆脱了长久以来深陷沪深两市第一低价股的泥潭。
另外,ST梅雁原董事长杨钦欢曾对媒体表示:“还会继续减持,谁当大股东都可以,不在乎控股权,谁来管理都行。”而如今,杨钦欢又携两高管突然挂印而去,这更印证了他当初的话。
业内人士指出,ST梅雁的经营状况自然不容乐观,公司要想通过自身努力摆脱经营困境难以实现。若有重组方介入,这一系列债务负担及经营困境等问题都需要其一一解决。更让人担忧的是,上述问题可能还不是全部,任何一个隐藏在财务报表之后的陷阱,都将对未来重组造成致命的打击。有投资人士也表示,从ST梅雁总股本、资产质量和重组成本来看,不能算是个优质壳。 (记者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