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1日,在此起彼伏的故事刺激下,西藏发展甚至攀升至38.59元。从年初的年内最低点8.61元(复权后)到最高点,西藏发展涨幅接近3.5倍,堪称今年的第一牛股。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如今的西藏发展让人联想起之前的吉林制药,在2007年9月至2008年11月之间共经历三次重组失败,其二股东却凭借着三次重组利好精准减持而获利。”
一位曾经数次参与该股的私募人士告诉记者:“在行情启动的初期,股价还在11元左右的时候我就开始介入,那一波一直做到27元左右;第二次介入则是在该股股价23元左右的时候,并在35元左右退出。实际上,对于公司重组那些事儿一直都不是很上心,我们一群朋友关注的是实际控制人的背景,认可他的资源整合能力。而西藏发展热热闹闹地有过好几波行情,在股价35元左右时我就感到大资金已经在逃离,所以选择退出。”
公开资料显示,西藏光大金联实业有限公司持有西藏发展14.22%的股份,而范志明则因全资控股光大金联而成为西藏发展的实质控制人。据了解,范曾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机关工作,还曾在赛伯乐(cybernaut)创业投资基金担任合伙人。除控制本公司外,范志明未持有其他上市公司5%以上的股份。
有意思的是,西藏发展似乎向来在信息披露上十分“遮掩”。今年2月18日,西藏发展发布公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自2005年4月起已由王健变更为范志明,王健已不再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对这份整整迟了6年的公告,公司解释称,当时出于对西藏地区企业职工稳定的考虑,对于上述控制权变化未及时披露。然而,这样的解释实在是难以令人信服。
在重组事项之外,以销售啤酒为主业的西藏发展显得极其平淡。
据西藏发展8月12日晚间公布的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7.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1.07万元,比上年同期降14.90%;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比上年同期降15.25%。
上述私募人士还表示,西藏发展5个跌停板的走势或许并不能完全消解上市公司的利空,该股的主要参与者为散户投资者,在行情低迷之时,受恐慌情绪影响更为明显。截止到半年报,仅工银瑞信大盘蓝筹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出现在该股机构投资者名单中,持股数额为8.19万。 (杨卓卿)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