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行权门槛太低被讥讽为“走秀”“送红包”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以来,不仅没有留住关键核心人才,在二级市场上也遭离弃,股价大幅下跌,甚至远远低于股权激励约定的行权价格。创业板公司股价与行权价的集体倒挂使得股权激励陷入了两难困境。
创业板股价大跌难行权
为了激励员工,留住人才,很多创业板公司提出了股权激励计划。然而,华丽、诱人的股权激励计划,却经不起市场的离弃,在股价全面大跌的行情下,激励对象面临难以行权的尴尬。
Wind数据显示,创业板开板近两年来,有46家公司提出了股权激励计划。而对于激励标的物的选择,神州泰岳等38家选择期权、鼎汉技术等5家选择股票、华测检测选择了股票增值权,三维丝和亿纬锂能同时选择了股票和期权。
截至目前,已有21家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然而,记者对比发现,其中12家股权激励首次实施公告日当天的股价低于约定的行权价。
而将行权价与21日的收盘价相对比,结果更让激励对象寒心,其中37家公司21日收盘价低于行权价。显然,在当前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与之前的高市盈率、高发行价相比,近期创业板遭遇的市场离弃,使得行权价与当下的股价出现了集体倒挂的现象。受此影响,激励对象难以行权。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更有神州泰岳、中能电气、宁波GQY、双林股份4家公司宣布撤销股权激励计划。4家公司将撤销股权激励计划归因于市场环境的变化,然而,实际上,4家公司也都出现了股价与行权价倒挂的问题。
股权激励难挡离职潮
看似华丽的股权激励计划却并没有遏止高管的流失,不由得让人深思“金手铐”是否徒有其表。
常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是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靠股权激励留住管理人才,尤其是核心技术人才,成了很多创业板公司的选择。股权激励也因此被戴上了“金手铐”的光环。
然而,“金手铐”却并没有牢牢套住这些人才。深交所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10月21日,创业板高管辞职公告接近190份。今年以来,创业板高管离职更是常态化。其中仅今年10月10日至21日,就有11位公司高管辞职。
而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48家创业板公司中,不仅仅是高管离职,一些核心技术人才也相继离开。其中神州泰岳今年4月8日通过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修订草案显示,股权激励对象为280人、总数为450万份;但4月13日授权日,神州泰岳实际仅向262名激励对象授予385.485万份期权,减少的18人皆因个人原因中途离职;而神州泰岳9月30日发布的注销期权激励计划公告称,又有26名激励对象因个人原因离职。
“红包”变烫手山芋
股权激励属于长期激励的一种形式,直接目的是吸引和激励人才。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股权激励计划正在让“红包”变成烫手山芋。
实际上,一些创业板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因为行权门槛低、激励方案覆盖范围广,以及行权价格低,备受市场质疑,被市场讥讽为“走秀”“送红包”。
以神州泰岳为例,其股权激励方案覆盖280名公司员工,意味着对于一家人数约3000名的IT企业,有近10%的员工可以分享资本市场的巨额财富。此外,行权价格低也是创业板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一大特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刘楠楠写的一份报告认为,创业板公司中自然人为实际控制人占绝大多数,在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不存在诸多障碍,这也可能造成有些公司错把股权激励当成了员工福利、利益均沾的方式,这一行为向投资者传送的信息可能不是激励而是造富分钱,这不仅影响了资本市场对公司的认可度,而且如果员工对股权激励的本质缺乏认识,只图眼前利益的话,实施股权激励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然而,在创业板开板初期,由于市场的追捧导致“三高”严重,在当时热烈的市场气氛之下,一些公司将行权价格定得较高。当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泡沫慢慢缩小之后,原本看似近在咫尺的行权条件,突然变得可望而不可即。
股权激励计划可以着眼于激励,也可以着眼于福利。但最终目标都是要激发人才潜力,并且不对其他投资者及公司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得员工能够真正和企业共同成长、分享成长收益,仍然是考验企业家智慧的一个难题。
有专家认为,股权激励不应该以员工获得股权了事,还应该有一套严格的制度体系,不仅要设立前置条件,还要设置激励对象获得股票后的约束条件,防止激励对象集中抛售,甚至套现离职。(记者武彩霞 赵瑞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