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热烈追逐,带来了大量超募资金的出现。数据显示,截至10月23日创业板正式开板两周年时,274家创业板企业实际募集资金1936.3亿元当中,超募总额就达1265.5亿元,平均超募比例达到了189%。尽管当前市场资金面极为紧缺,但是这些目标模糊、严重闲置的超募资金给创业板上市公司带来了“幸福的烦恼”。
据统计,公司超募比例多分布在100%-200%区间内。从行业分布看,各行业超募比例较为平均,没有行业明显受到资金追捧,主要还是反映估值的风格溢价和成长溢价。
平安证券分析师王韧认为,创业板超募现象的根源在于现行新股发行制度。
据平安证券统计,截至2011年9月6日,创业板获得超募资金的256家公司总计超募金额1103.80亿元,其中已经公布了使用计划的资金总额为352.26亿元,高达751.54亿元的超募资金尚无规划,占全部超募金额的68.09%。而在公布了使用计划的项目中,也仅有48%的资金已实际投入。公布的使用计划也以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为主,这两项的投入比例占整体投入的51.42%。同时还有一些上市公司选择现金分红。
在资金投向难觅的情况下,将现金存放于银行成为了大多数公司的选择。无使用计划以及尚未投入计划项目的共计有934.52亿元资金,这部分资金主要以定期或者活期存款的方式存放于银行。这意味着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84.66%的超募资金闲置于银行。整体上看,创业板公司对于超募资金使用仍缺乏明确规划和有效渠道。
然而,从创业板上市公司这种“幸福的烦恼”中,投资者也可以寻找到有效的投资线索。王韧认为,值得关注的有三类创业板公司:
一是可通过连锁复制实现扩张的公司。这类公司的扩张模式决定了资金是其发展最重要的瓶颈,典型的创业板公司包括探路者、爱尔眼科、吉峰农机、腾邦国际、华测检测和迪安诊断。
二是产品供不应求,存在产能瓶颈的公司。资金优势可以通过扩建产能而转化为公司的利润,建议关注华锋超纤、钢研高纳和东方电热。
三是适合通过收购来实现外延增长的公司。这类公司可利用超募资金展开对上下游或行业内并购,产生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如青松股份、华星创业、世纪鼎利、银江股份等。 (记者 王欣)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