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岁末,ST公司扎堆重组的热闹场面并未出现,目前停牌待重组的ST公司只有10家。随着借壳上市门槛提高和证监会表态遏制“壳资源”炒作,ST公司退市风险骤增,“赌”重组的资金大幅撤离ST板块,造成众多ST股跳水。仅11月18日以来,ST板块的市值损失就高达578.26亿元。
保牌难度加大
与往年数十家ST公司扎堆重组的情形不同,由于限制性政策的陆续出台,这个冬天对于ST公司来说格外寒冷。
据WIND数据统计,目前138家ST公司中(包含B股),预测11家可能暂停上市、15家可能披星、16家可能摘帽、17家可能摘星,其余公司的状态或不变。基于未来的预期差异,这些ST公司的命运将走向不同的岔路口,尤其是对于可能暂停上市或披星的公司更是如此。
不过,当下想要通过重组的方式实现“乌鸡变凤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今年9月证监会颁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对借壳上市的公司从盈利状况、资本实力和行业等方面做出新的规定,要求借壳上市在这些方面比照IPO标准。11月18日,证监会负责人表态,已初步形成改进和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总体思路,将首先立足解决当前“壳资源”炒作成风等问题,提高ST公司重组门槛。
一方面借助重组翻身的门槛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壳资源”炒作成为政策打压对象,上市公司、重组方和游资在2011年岁末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冬天。政策陆续出台的直接效果是,以往热闹的ST公司重组变得有些冷清。
统计显示,12月9日处于停牌状态的ST股共计12只,其中剔除召开股东大会和披露因素外,涉及重组事项停牌的共计10只,对于正常交易的ST股总数来说,占比并不高。
巨额市值蒸发
翻开*ST中达的K线图,近期的走势犹如是高台跳水一般,股价从11月中旬的6元,一路下滑至目前的3.38元,期间跌幅高达42.91%。
*ST中达并不是个例,实际上在近期大盘出现调整的过程中,ST板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重灾区,尤其是11月18日证监会表态打击“壳资源”炒作之后更加明显。统计显示,正常交易的126只股票中(包含B股),11月18日以来只有*ST东碳出现了逆市上涨。在下跌的ST股中,107只跌幅超过10%,占比超过八成,而同期沪综指的跌幅仅为6%。除了*ST中达之外,*ST中华B、ST珠峰、ST传媒都成为了领跌的品种。
个股普遍遭遇重挫使得ST板块的市值损失十分惊人,11月18日以来市值合计减少了578.26亿元,占此前市值总额比重为16.56%,几乎是大盘损失幅度的三倍。
值得注意的是,退市可能和重组预期成为了近期ST股表现的分水岭。表现较差的*ST中达、*ST太化已经连续两年亏损,并且最新业绩预亏,如果没有重组或“外财”的帮助,极有可能面临暂停上市的局面。而逆市走强的*ST东碳刚刚于12月3日发布公告,重大资产重组申请已经获证监会受理。此外,跌幅较小的ST筑信、ST厦华都有重组的动作,ST渝万里10月11日发布了定向增发公告,并且该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仅亏损14.58万元,扭亏难度不大。
市场人士指出,一旦大幅提高重组门槛,ST公司的“壳资源”价值将大打折扣,因为如果资产质量好的企业完全可以通过IPO来实现融资上市,还可以规避ST公司普遍存在的债务纠纷多、资产剥离难等问题。
总体来看,近期ST板块的集体回调实际上是估值虚高的价值回归,重组难导致退市风险加大,投机资金的大幅撤出挤压出大量的估值泡沫。不过,股价的大幅回落对于ST公司也存在好的一面,偏低的股价更有利于吸引重组方的介入,大幅减少资产注入的成本。 记者 刘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