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价值”观
受累“人情关”,抑或涉足利益链,是外界对基金经理频频在IPO询价中高报价的普遍猜测。但事实上,除了以上因素外,基金愿意为创业板、中小板新股抛出高报价的行为,也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在中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基金经理们对价值投资理念的迷惘。
在一次私下交流中,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坦承,这两年A股的波动走势,确实脱离了自己此前的判断,目前的投资操作只能亦步亦趋,根据实际的经济情况和市场趋势来调整自己的策略。“所以,你谈到的价值投资理念‘双轨制’,其实体现的就是我们对A股市场的不理解。因为不理解,所以我们对价值的判断,常常会出现岔路口。而在传统价值观难以获利的情况下,我们只好去赌一赌高风险的‘成长价值’。”该投资总监说,“其实创业板也好,中小板也好,我们心里都嫌它贵,但它实现‘成长价值’的概率也最高,至少提供了博一把的机会。”
而在另一方面,当前中国经济和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在加剧基金经理投资的不安全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着他们的价值投资理念,让他们呈现给投资者的面孔显得十分“善变”。对此,一位股票型基金经理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要秉持价值投资理念,就必须找到合理的价值底线,进而寻找到低于价值的个股,但目前基金经理们普遍遇到的问题是,在市场剧烈波动的同时,上市公司的盈利前景也愈发扑朔迷离,“地雷”频频引爆,根本无法确定个股的价值底线所在。在这种环境下,用简单的市盈率来衡量价值投资,很容易成为市场的“牺牲品”,基金经理们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反复调整策略。
“比如重庆啤酒,这么多基金苦候多年,最终得到的是什么?再比如张化机,轻飘飘一纸业绩由增转降的公告,就让我们此前的调研成为笑谈。这种例子近年来太多了,以至于我们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偏爱的价值股是不是‘包装股’。”该基金经理感叹,“市场太‘乱’了,基金的地位又不断下降,有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是不是该坚持价值投资,还是该去博价值投机。”
一位业内人士则指出,基金经理目前对价值投资的迷惘,是导致实际操作中价值判断“双轨制”的重要原因,从而引发不少基金经理轻配低估值股、赌博高估值股,以求获得超额收益。他认为,目前基金经理们对确定性投资机会的欲望比较强烈,如果市场能够提供足够多的确定性价值投资机会,或许会改变目前价值投资“双轨制”的局面。
坚守者的“关键”时刻
价值投资的“双轨制”,向投资者呈现出了基金经理们的迷惘,也透露出基金经理之间的操作分歧。迷惘导致分化,但当众多基金经理投奔趋势投资抑或下注成长股之时,仍有部分基金经理坚守自己的价值投资理念,相信自己的价值底线判断。尽管在今年A股的持续下行中,他们付出了不菲的代价。
东吴行业轮动基金经理任壮便是坚守者中的一员。秉承对资源股长期走牛的逻辑,他执掌的东吴行业轮动一直重配煤炭股,并不为指数的剧烈波动所动。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任壮强调,煤炭股与包钢稀土的投资逻辑颇为类似,即随着行业整合的深入,其周期股特征将渐渐淡化,资源股属性将日渐增强。而伴随着日本核事故深层次地改变了世界能源格局,煤炭行业面临行业性趋势的拐点。这个逻辑支撑着他承受压力,坚守自己的价值投资理念,并在持有人中拥有了一批坚定的支持者。
而另一位坚定持有金融地产的基金经理则向记者表示,相比较成长股的不确定性,金融地产的股价已经提供了明显的价值投资机会,自己宁愿持有此类基本面清晰、确定性较强的个股。他认为,随着政策的逐渐松动,此前受抑于政策的金融地产有可能在明年出现价值修复的过程,届时投资热点将会从“双轨制”的高估值轨道逆转至低估值轨道。
“虽然今年我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是我觉得自己的投资逻辑并没有错,我相信中国经济不会有大问题,只是需要时间来验证而已。”该基金经理表示,“许多人不愿意投资金融地产,其理由是中国经济前景不乐观。但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投资入市的前提本就应该是对经济充满乐观,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大家投资的最终结果都会一样,无非先后而已。”
对于这些坚守自己理念的基金经理,某从事基金组合投资的私募人士表示,从持有人长期投资的角度而言,这种有理念且能坚守的基金经理是可选标的,因为这能规避掉很多情绪化的操作,较为充分地体现出基金经理“专家理财”的功能。不过,他也指出,明年上半年A股的走势,对于这些坚守者十分关键,因为在今年A股的重挫中,这些坚守者已经付出了较大的代价,确实再难承受新一波的下跌。 记者 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