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A股"吃饭"行情始终没来 理财产品和黄金受热捧(2)

2011年12月26日 09:51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股债双杀不见“跷跷板”

  覆巢之下,所有与股市沾边的理财产品几乎全部赔钱。以基金为例,无论公募基金还是私幕基金,它们2011年的日子都相当难过。截至12月23日,市场上没有一只股票型公募基金赚到了钱,它们中最好的成绩是亏损6.93%。私募基金九成以上亏损,有37只私募产品因触及净值底线而被强制清盘。不过,私募中的牛人——原上投摩根基金经理芮崑管理的呈瑞1期产品,今年以来收益率高达42.61%。如此业绩,在2011年简直是奇迹。

  股市与债市向来有“跷跷板”效应,但2011年的投资市场却是怪象迭起。在股市跌跌不休之际,债市竟也跌声阵阵。截至12月23日,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平均亏损2.96%和3.91%。市场上129只计入排名的债券基金,今年以来实现盈利的基金只有18只。

  只有一向以现金管理工具自居的货币基金,在一片“钱紧”声中赚了钱。今年以来,所有货币基金全部赚钱,不少基金甚至持续维持4%、5%以上的高收益,超越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理财产品和黄金受热捧

  在主要投资市场皆不顺的状况下,手持大把现金的投资者开始转战银行理财产品和几乎“涨到天上”的黄金。两者在今年皆呈现了爆发性增长。一些短期和超短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达到6%、7%甚至更高。而无论金价是涨还是跌,从年初到年末,投资人对黄金的需求始终那么旺盛、那么疯狂、那么执着。“人类已经无法阻止投资者对伦敦金的热捧”,这是今年最流行的网络语言。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陈鸿燕】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