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交易成本让股市轻装前行
证监会日前表示正研究和审核降低股票交易费用,减少股票交易成本事宜。股票交易成本主要包括印花税、佣金、过户费和其他费用等。学者认为降低股票交易成本可能涉及减免部分费用以及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4月28日《新京报》)
这似乎是证监会节前派出的最大红包。近年来中国股市持续走熊,备受指责。尽管我们不爱熊市,但世界经济下行的趋势并未逆转,结构调整与资源能源改革仍在走向纵深,加之CPI等宏观压力下的货币金融政策仍不够宽松,有专家所谓今年是“熊市震荡期”的预言显然有些乐观。
如果说养老金入市只是救市的擦边球,那么,言之凿凿的“降低股票交易费用”则是官方处方。理论上说,A股市场起码应该是“零和博弈”的地方,但恰因各种税费盘扣,使得其越来越像“负和博弈”的领域。仅就印花税而言,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以来的十多年间,投资者累计上缴的印花税达5413亿元,其中2011年印花税521.7亿元,2007年税额最高,达2062亿元。尽管1991年以来印花税的税率经过9次调整,期间最高一度达千分之六或千分之五,最近一次调整是2008年9月,单边征收印花税千分之一,但最近3年每年的印花税都在400亿元以上,2012年财政部给出的证券交易印花税预算数高达450亿元。
股市不牛、税费很牛,此般诡异,结果有三:一是小股民不堪重负,市场活跃度严重被制约;二是“抽血效应”越发明显,其“圈钱”功能不输新股;三是盘剥了投资者的合理收益,此前尽管公众关注点在于诸如“深发展近23年现金分红派了21亿元、却通过增发和配股拿了近400亿元”等分红悬疑,但实际上,交易环节的税费成本也是市场公平的题中之义。有业内人士试做比较,发现在同等条件下,按每年操作15次计算,用100万元在A股市场做满仓交易,A股的交易成本大约是美国市场的39倍。
资本市场不能因交易成本负重前行,这已成为舆论共识。联想到2001年以来十多年间投资者缴纳的5400多亿元印花税、数百亿元交易佣金以及红利税,民众不禁感叹A股的交易成本实在高得离奇。但仅仅靠降低股票交易费用,恐怕未必纾解得了眼下的诸多症结:一方面,新千年以来,财政部数次调整印花税,譬如2001年上调、2005年下调,2007年上调、2008年两度下调———如此“上蹿下跳”,虽直接抑制或鼓励交投,却显然不利于培养长期持有的品性;另一方面,目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是股市乱象的主要症结,譬如有报告认为,超过七成的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较高,呈现严重“激励过度”现象。当此语境下,仅靠交易成本的简单变化来重振市场信心,显然过于乐观。
交易成本说到底是政策成本、制度成本、程序成本,有效降低的关键,在于整个治理格局的转身。就此而言,在资本市场的门户里,权力序列的岿然与数字表面的变化,也许本身就是一道待解的辨析题。
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