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品市场: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器和减震器
□本报记者 叶斯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是今年经济领域的年度热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国家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在12月3日于深圳召开的2016第12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与会专家纷纷表示,伴随着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期货市场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交易所将持续加强风险管控,保证期货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稳步推进衍生品市场创新,衍生品市场也将助力供给侧改革。
期货市场反哺供给侧改革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从经济总量来看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环境持续恶化,以及国内劳动力供应和环境容量等约束的加强,中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突出问题开始显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国确立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整个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促进经济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的方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期货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业内专家表示,供给侧改革给相关商品价格带来一定波动,反过来,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的基础功能,也能够反作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国家“三去一降一补”政策的落实。
上海期货交易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赵胜德表示,近几年期货市场平稳发展、交易规模连续增长、产品增加等都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服务能力。从目前来看,上期所的14个品种中大部分交易比较稳定、持续发展,有些品种和国际市场的关联度非常高,这些品种的发展对实体企业结构调整起到了很好作用。
赵胜德指出,上期所主要从五方面助力供给侧改革。第一,产品创新方面,丰富期货产品种类、提高期货市场的厚度和弹性。据悉,上期所现有14个品种,近期还致力于研究新的品种,例如全面深化原油期货的上市准备工作、准备20号标胶等。第二,不断完善交易制度。交易制度方面,例如夜盘、连续交易等制度,有助于促进我国期货市场不断和国际市场接轨。第三,交割方面也不断创新,通过在交割制度、交割品牌、交割库布局方面的创新,给实体企业创造便利,也更符合产业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第四,交易所既是市场组织者,也是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交易所做市场培育工作也非常重要。第五,在市场比较火爆的时候,交易所要更好履行市场一线监管职责,让市场更稳定。
郑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熊军也强调,为更好服务供给侧改革,交易所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不断推进品种创新,研发实体企业和现货市场急需的新品种。二是不断推进工具创新,研发期权等新型衍生工具,开发综合性业务平台,满足实体企业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风险管理需求,例如白糖期权、涵盖仓单融资、场外期权等。三是不断完善合约设计、优化制度规则,降低企业风险管理成本,更好服务转型升级,例如完善动力煤期货交割质量标准,推出玻璃交割厂库自报现货升贴水,研究新疆棉花中转库转为交割仓库等。四是加强市场监管,全面贯彻落实“依法、从严、全面监管”理念,加强市场监测、交易监控、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系统建设,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五是加大投资者教育和保护力度,引导行业、产业及企业积极参与期货市场,保值避险、稳健发展;加强投资者教育,及时警示风险,引导投资者理性、合规交易。
“对交易所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责任,也是发展的重要机遇。”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王建军也表示,这一年来,深交所在支持结构性改革上做了很多的工作:第一,支持更多企业IPO,为经济结构调整增加新鲜血液;第二,对上市公司的再融资、特别是在并购重组方面支持力度很大;第三,固定收益产品的发展上,通过固定收益产品的发展调整、优化企业的债务结构。
商品期权呼之欲出
与会人士表示,进一步完善期权工具对于我国衍生品功能发挥十分重要。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谢玮介绍,前一阶段上证50ETF期权的投资者主要做认购期权,现阶段认沽期权交易量稳步增长,越来越活跃,认沽期权的持仓比例已经超过了认购期权。“从行为上分析,投资者参与套保的比例在显著增加,期权功能正在逐步发挥。”
其实,期货市场也在为推出期权产品进行不懈努力,特别是豆粕、白糖、铜期权的呼声特别高。在谈到国内期权市场发展时,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王凤海表示,大商所从2002年开始研发商品期权,并一直致力于期权上市筹备工作。特别是近两年,大商所按照证监会的统一部署,加大了期权上市前的筹备工作力度,着力开展了期权规则完善、技术系统测试、做市商仿真交易、多层次市场培训等工作,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他指出,在期权规则完善方面,大商所经过长期的研究对比、谨慎求证、适度创新,坚持“稳健性、可操作性、一致性”原则,在期权交易基本规则、引入做市商、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方面,制定完成了《豆粕期货期权合约》和其他3部管理办法草案。并对已有的8项规则制度进行了修订,涉及交易、结算、行权与履约、风险管理、信息管理等,规范了期权交易的全部业务环节;技术系统测试方面,早在2003年,大商所就启动了对现有核心交易系统及外围系统的期权业务需求论证工作,2007年上线的核心交易系统已经前瞻性地具备了期权功能。为提高系统支持能力,2012年起连续四次对期权系统进行优化升级,2015年6月能够全面支持期权业务运行的最新版技术系统正式上线,在技术系统上具备了上线期权的条件;做市商仿真交易方面,2012年5月份开始豆粕期权仿真交易,陆续开展了所内仿真、部分会员仿真和全市场仿真。今年8月,正式面向全体会员开展期权仿真交易演练活动;多层次市场培训方面,自2012年开始,针对期权基础知识、期权规则、策略应用、套期保值、做市商业务等,面向会员单位、产业客户、投资者、媒体记者等持续开展相关培育活动。今年以来,大商所共举办各类期权相关市场活动近200场次,涉及全国绝大部分区域和会员单位,培育产业客户万余人,覆盖研发人员2000多人次。
“目前,已做好豆粕期权筹备阶段各项工作,下一步将按照证监会统一部署,争取早日平稳推出豆粕期权。此外,大商所也在全力推动玉米期权研究,目前玉米期权合约的主要参数已经论证完毕。”王凤海说,大商所将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则制度和管理办法、流程,优化设计风险防控方案,推进做市商遴选,持续开展仿真交易,加强市场培育。
熊军也指出,郑商所高度重视期权研发工作,早在1995年即着手开展研究,并于2012年成立专门机构,进一步加大期权开发工作力度。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产品开发和大量的市场推广,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一是形成了系统的期权规则体系,对期权交易的全部业务环节进行了规范,并可以与期货规则做好衔接;二是技术系统达到期权上市要求,集期货、期权交易为一体的交易所端技术系统已于2014年4月上线;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期权培训和投资者教育,共举办3次仿真交易竞赛,支持会员培训企业1300多家次,6300多人次。
“下一步,郑商所将持续深化技术业务准备,开展功能优化升级,待试点获批后,郑商所将与市场各方共同努力,确保农产品期权试点顺利推出和平稳运行。”熊军说。
衍生品创新稳步推进
此外,业内人士对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方面的创新也颇为关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胡政表示,金融科技不只是使交易越来越快,而且让交易越来越人性化、个性化,可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个性化投资需求。
绿色金融方面,熊军指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货市场也应积极参与到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工作当中,助力国民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具体而言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推动碳排放权期货衍生品上市。近段时期,社会各界在不断呼吁推出碳排放权期货,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定价中心,期货市场要顺应市场需求,加快推进碳排放权期货的研发上市工作,为期货市场服务绿色金融发展提供平台和工具支持。二是根据绿色金融发展要求,加快其他新型期货衍生品的研发工作。例如,探索开发绿色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绿色债券价格指数期货,以及雾霾指数期货等与空气污染程度相关的期货衍生品,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三是适时优化商品交割品级,引导企业绿色发展。顺应实体企业转型升级要求,通过适时提升交割品级、提高注册品牌要求,通过期货市场的实物交割环节,引导企业注重产品质量,主动淘汰落后产品及产能,实现绿色生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