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4月27日 星期四
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讯稿|图 片|图 片 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编者按] 关注两岸关系的人都觉得,2005年,感受到一股“春天的气息”。不仅仅有连宋破冰登陆化恩怨,还有大熊猫、十五种台湾水果、几百万大陆台商和台生,他们把两岸的同胞之情越连越紧。在《反分裂国家法》正式通过之后,一年之中,大陆连推七大举措,意义不言自明:打压的是“台独”,关爱的是台胞。这也引起了两岸关系和岛内外局势的深刻变化,牵动着人心向背。“历史的潮流、民意的驱使。”2005年的两岸关系正式如此。
对台政策新思维之“硬的更硬”
  
“胡四点”明确新思维
  1月28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纪念江泽民“八项主张”8周年座谈会的讲话,系统阐述了大陆最新对台政策思路,其中不乏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战略思维;<全文>
  大陆对台政策新思维,集中体现在今年3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所说的“四个决不”,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全文>
  胡锦涛就台湾问题提出的“四点意见”与《反分裂国家法》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大国关系应运局势下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确立的对台新方针。使大陆对台政策的坚定性、灵活性得以很好地结合,并继承和发扬了中央对台政策。<全文>
  
  
《反分裂国家法》划清底线
  3月15日《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反映大陆坚定不移地反对和遏制“台独”,同时出台一系列灵活务实的政策措施,增进和维护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有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把握了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这也是今年两岸关系五大稳定因素之一;“反分裂法”有效地压制了“台独”的嚣张气焰,这部法律的出现使得2005年两岸关系明显变化,同时它划出了底线,将13亿人的意志上升成一部法律。<全文>
    相关报道:
·《反分裂国家法》与大国棋局 五大稳定因素与两大变量
·学者关注台湾民意变化 大陆对台政策凸显“主动”
 对台政策重大宣示
 胡锦涛讲话“情深意长”
 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对台政策新思维之“软的更软”
  
连宋破冰之旅化解恩怨

  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4月大陆行以及随后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大陆行对两岸关系而言是具有历史性、开创性的,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在连战之前,曾赴大陆访问被台当局称“要法办”。可以说,连战的大陆行就是一次成功的“破冰之旅”,这次大陆行化解了国共两党之间长达60年的恩怨,对未来开创两岸各阶层、政党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新平台和新机制。<全文>
公布有利台胞系列举措

  大陆今年的对台政策被外界称为“硬的更硬”——《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后,大陆也主动推动有列于台胞、“以民为本”的一系列举措,大得民心。     相关报道:
·连战大陆之行花絮多多 宋楚瑜谈胡锦涛印象
·大陆为扁和民进党留空间 两岸"大气候"变了
  
  
大陆为台胞推出七项措施
  一、赠送台胞一对大熊猫:<基本情况介绍><选秀照片><岛内“朝冷野热”>
  二、两岸包机;与2005年相比,2006年的两岸春节包机既增加了航点,同时搭乘的对象也有所扩大:<增厦门航点><台股大涨><台业者看好><盼包机常态化>
  三、大陆为台湾农民提供创业空间;<全文>15种台湾产的水果可以以零关税进入大陆销售;<全文>
  四、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游,受到岛内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广大欢迎;<全文>
  五、台生在大陆高校就读与大陆学生同等收费,并可获得奖学金<台生会理事长评说><岛内反应“官冷民热”><学者评说><台生上海情结>
  六、为出入两岸的台胞提供方便,简化手续,延长签注;<全文>
  七、国台办与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制定台资企业贷款暂行办法(全文),为台商提供300亿开发性贷款:<台商欢迎><台当局否定>
  
 连方瑀撰文忆大陆行
 宋楚瑜饮食文化中细品华夏情
 台湾水果大陆受欢迎
岛内岛外波澜不平
 岛内政治乱象难除
 美日与台关系难有大发展
 2005中美中日关系
  
岛内政坛实力对比未现根本性变化
  2005年,扁当局在“台独”立场上的态度仍未改变,继续其特意“自相矛盾”的两岸政策:一方面出台政策措施,象征性放宽两岸经济往来;另一方面顽固坚持“台独”,不断制造台海紧张。这种充斥着投机色彩的策略,不但压缩了台湾经济发展的空间,而且作茧自缚。但是,目前民进党仍占有大量行政资源,不会放弃任何挑衅台海和平的机会。
  台湾“三合一”选举泛蓝胜出后,岛内政坛实力对比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而且泛蓝阵营面临整合和改革,难题多多。06年的北高市长选举及07年“立委”选举,都将是2008年“大选”的前战。<全文>
  
反华势力未放弃利用“台独”牵制中国崛起
  2005年,胡锦涛与布什两人多次会面,由于国际环境的影响及战略上的合作关系,美国反对“台独”的立场日渐鲜明。美国对华政策的基调是合作与冲突共存,接触与遏制并举。在台海问题上,美国希望台海稳定,虽利于遏制“台独”冒险,却不利于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全文>
  两岸关系中的日本因素也必须引起重视。日本今年在台海问题上扮演了一种暧昧的角色。日本加速右倾化,暗助和明助“台独”更加卖力,是民进党急于勾结的新靠山。 <全文>
  在美日的对台政策中,始终未放弃最大限度利用“台独”来牵制中国大陆的快速崛起。美国在关键时刻支持蓝绿哪个阵营,是否向“台独”势力发出错误信号,仍是影响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的突出因素。<全文>
  2005年2月19日,美日公开对台湾问题“沾锅”,在华盛顿举行“美日安保资商委员会(SCC)”会后发表的共同声明中,首次将“鼓励透过对话和平解决有关台湾海峡的问题”列为美日两国的“共同战略目标之一”,被视为对华战略及台海两岸政策的重大调整。<全文>
    相关报道:
·从“胡布会”看变动中的中美关系 台设小组关注布什中国行
·美中关系有多“复杂”? 美仍以冷战思维看待中国崛起
  
和平统一仍任重道远
  2005年的两岸政治关系依然是有对立、有斗争,政治僵局并未真正能够打破,紧张的根源也未从根本上得到消除。但从总体发展趋势看,2005年的两岸政治关系呈现如下态势:缓和性大于紧张性;平稳性高于波动性;合作性多于竞争性;和平性胜过战争性。<全文>
  2005年,“积极主动”成为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突出特点。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紧紧握在了祖国大陆的手中,两岸关系出现新的发展契机。但也有学者警告说,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严峻、复杂、消极的因素,和平统一仍然任重道远。<全文>     相关报道:
·学者:未来两岸关系发展需用时间逐渐化解分歧
·两岸关系仍需冷静应对 涉台环境美日因素最重要
·章念驰:统一无近路 负面效应有限台乱象仍继续
  
  有评论指出,迈向两岸和解之路初见雏形,但迈向两岸政治整合之路依然遥远。北京领导人看来还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拴”住台湾,也就是从中美关系的战略框架下,努力促使台湾不再往“台独”的方向迅速滑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避免或遏制国际政治势力对台海局势的介入和干预,在经济整合以及争取民心认同等方面,采取更多积极主动的作为。这一点新的战略和策略运作,也在逐步获得落实,得到正面的回馈。<全文>
    附录:2005年两岸关系大事记

·
1月3日辜振甫病逝 ·2月19日美日安保条约签订
·3月4日“胡四点”出台 ·3月《反分裂国家法》
·4月10日台中止新华社人民日报驻台 更多大事记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