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辽宁凌海市板石沟乡,乡政府平房办公室,是这个贫困山区乡几乎最破的房子。乡政府外景。何勇 摄 图片来源:东方IC 版权作品 请勿转载
行驶在荒芜的沟壑山岭之上,越野车也颠簸得晃来晃去……这里是辽宁凌海市板石沟乡,当地最为贫穷的乡镇,在远离市区50公里的深山里。甚至不能自收自支,公务员工资曾经多年拖欠。
远处一座灰白色的漂亮四层楼在山坡之上,分外显眼。这是整个板石沟乡最漂亮气派的建筑,也是为数不多的楼房之一。“这是我们乡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当地随行干部介绍。
走不到一公里,到了板石沟乡政府。走进拥挤的乡政府院子,感觉时光回到30年前。尽管知道该乡穷困,有思想准备,条件之艰苦还是有些出乎意料。乡政府大院里,四排破败不堪的平房,拐角处有几间二层楼,算是唯一的楼房。乡政府平房办公室,是这个贫困山区乡几乎最破的房子。
平房走廊顶上裸露着天花板,外面一个旱厕。乡镇领导人人一间12平方米平房,一半区域办公,一半面积放床,吃住在乡办公室。墙用纸糊着,用手一敲,里面“嗦嗦”掉墙皮。副书记办公室椅子后面,露出四五十厘米高的砖墙。副乡长的办公室同样如此,墙皮脱落露出锈红色的砖。屋里人动静一大,墙皮就好像要掉几块。只有党委书记的办公室,因为要经常开会,在二层楼,面积稍微大一些。
乡政府和学校原来都是平房、危房。一边是上学的娃娃,一边是自己天天吃住的办公室,2007年,乡党委、政府决定为全乡孩子们建一座漂亮大楼。“这是我的前任书记争取的,非常不容易。”乡党委书记王春利说。
“2007年,我刚转任副书记。当时盖这个教学楼,那叫一个困难。”乡党委副书记任玉琪说,“我们凌海各乡镇财政都是自收自养。板石沟在大山深处,几乎没有任何企业,冒烟的都是百姓做饭,几乎没有税收来源。100多万元的自筹建教学楼款,难坏了。机关干部当时才1000多元收入,50名干部少的捐300元;10多个村里捐点,乡里大户,在外发展的赞助点,终于凑够100多万元。省教育厅立项,争取到200万元专款。学校在2008年秋季开学前如期交付。乡政府却一直没有钱,没能维修。” 面对来访者“太艰苦了,太简陋了”的声音,任玉琪说,“够用了!钱紧,不得先可着娃娃们嘛!”
中午在食堂吃饭。小鸡炖蘑菇、白菜炒木耳、酸菜五花肉、青菜蘸酱、羊杂汤,四菜一汤。“这是乡机关的最高水平。”一位随行干部说,“有一次五六十人的大会,五六桌吃饭,一桌一盆白菜炖肉片。”
板石沟乡大半面积被征为锦凌水库库区后,村民大批搬迁。乡政府因地势低,将来会被淹;而学校地势高,被保留下来。原本六七百学生的学校,因移民搬迁只剩下200多学生。
不过,这个学校始终是这个穷困乡镇的火种;这座即将被水淹没的破败乡政府,正成为当地百姓永久的记忆…… (文字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