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德上寨
离西江不远的郎德上寨建于明代洪武年间, 是巴拉河沿岸最有名的古建筑苗寨。此地依山傍水,约有120户人家。这里也是一座国家重点保护的“露天民俗博物馆”。2006年5月我曾在进寨入口处拍摄了代表作《欢迎来苗家做客》, 现在这里竖起了一块刻有村名的石碑。
这次我们有幸受到了苗家最隆重的十三道拦路酒的盛情接待。不善喝酒的我们躲过了几道,但寨门囗的牛角米酒是非喝不可的。好在朋友温馨提醒了我们,才使我们喝酒时没有碰牛角,否则按苗家习俗是要一饮而尽的。
寨子中间是一个芦笙场,地面模仿古代铜鼓太阳纹面图案,以青褐色的鹅卵石和料石铺砌成十二道光芒,朝着十二个方向伸展。家家户户的板壁上都贴有白皮纸剪成的太阳、月亮及若干小山神图案,村民们以此作为家人吉祥平安的保护神。芦笙场是“聚族而居”的苗族村民最重要的公共场所。
郎德上寨的芦笙场是开放型的,这里每天有二埸歌舞为游客表演,可以看到银装绣裹的苗家姑娘翩翩起舞。
本来打算要去欣赏一下省政协主席王富玉和省委副书记李军精心策划推动的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的,因剧组赴台湾公演而未能如愿。虽然有点遗憾,但是我们在郎德上寨欣赏到了一台原汁原味的苗族舞蹈表演。
节目有《敬酒歌》、《踩鼓舞》、《芦笙合奏》、《锦鸡姑娘》、《高排芦笙》、《苗族飞歌》等, 其中的《踩鼓舞》是苗族代表性的舞蹈,随着舞姿的摇摆,苗家女身上的银饰闪闪烁烁,与彩色的盛装一起演绎着贵州大山的华丽。从台江县“四方舞”发展而来的《踩鼓舞》,自1950年创作演出以来,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岁月的风雨带给《踩鼓舞》的是艺术和生命,是人们的喜悦。
《芦笙舞》则是苗族最有特色的舞蹈,分集体舞、四人舞、双人舞和独舞等。
逢年过节的芦笙场上,小伙子遇到了中意的姑娘, 会到她面前吹奏芦笙舞曲,邀她一起共舞,姑娘们也会跟在意中人身后起舞,间或带着害羞的表情,在中意的小伙子腰间拴上一根花带作为定情的信物。苗族人在歌舞中相识,在歌舞中恋爱,在歌舞中寻找人生的欢乐。他们用有节奏的舞蹈形体符号,记载着探寻生命和力量本源的历程。这里的家家户户都有芦笙,男女老少都能吹奏芦笙、跳芦笙舞。
那天,芦笙场上有10多位身穿黑色民族长袍的男人们吹起了6管和20管长短不等的芦笙,伴随着芦笙的曲调,盛装的苗家姑娘围着芦笙队翩翩起舞,银饰闪亮,裙裾飞舞,非常精采。最后一幕《民族大团结》是与游客一起同欢共舞,互动而愉快。
苗族人能歌善舞。他们虽然没有文字,但是口头文学非常丰富,歌舞是他们口头文学的主要体裁,是表达感情的最浪漫的形式,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
文/图 冯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