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9日消息,北京市,继“微人大”上线,开启智慧校园新生活之后,中国人民大学今年迎新再打科技牌,2014级新生入校报到时可完全采用手机进行,此举是高校应用向移动终端转化的全新尝试。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在手机迎新整个流程中,所有表格都不需要纸质呈现,并可以在线查询,归档、打包下载,批量打印全部记录。工作人员用一部手机就替代了原来的条码枪、笔记本电脑和打印机,新生在线提交相关服务后,只要携带电子验证号(SSPORT)就相当于携带了证件照及所有申请表。在迎新现场,所有工作人员通过下载安装“微人大”服务中心应用,扫描新生提供的SSPORT,即可完成审核和登记。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校长陈雨露9月9日在迎新现场查看了手机迎新操作演示,询问了电子注册的推广情况。靳诺书记指出,这项举措极大地节省了人力,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集中注册时可能产生的排队压力,“技术手段方便、快捷,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打造人文化、数字化校园的理念,希望能够推广到校园服务管理更广泛的领域当中去。”陈雨露校长表示,广大学生和家长带着对人民大学的热情和向往来到这里,新生入学环节向他们首次展示了学校的风貌品质。近年来,学校通过技术创新等多种途径,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服务完成迎新工作,并努力把精细化理念融入到教学科研信息化建设中。
“这是报到的实时动态,每新增一个点就代表着一名新生进来了。现在可以直观地看到商学院刚进来了一个学生,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学院已报到新生所占比率。”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微人大”项目负责人沈晓春通过一个平板电脑进行了展示,新生报到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机设备扫描,直接完成所需的审核、签到、记录操作;通过“微人大”服务中心网络平台查阅新生信息、了解报到进度;在服务中心发布面向新生的在线申请、调查问卷等服务。
在迎新现场,许多新生拿着手机,正在扫描二维码添加中国人民大学微信。“感觉好快啊,扫一下就通过了。”经济学院2014级本科生车冉说,“校园‘一卡通’的照片已经在‘微人大’上传并且审核通过了,所以在报到现场也不需要办理过多的手续,对我们来说十分方便。”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14级本科生叶丽努尔则认为,电子注册比起传统注册方式具有很大的创新,只要报到现场网络畅通,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在报到当天就能大大提高效率。
此前,2014级新生在收到中国人民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也收到了手机迎新指南。新生在网上激活帐户后,即可通过扫描并关注中国人民大学公众服务号、向指定的邮箱发送、直接打印三种方式获得SSPORT。
在新生入校报到前,学生处等职能部门需在“微人大”服务中心发布学籍信息采集、“绿色通道”申请等服务,在服务中心后台指定工作人员。各院系工作人员需在计算机或者手机上对新生的相关手续进行签批操作,并可以增加授权代理人辅助完成工作。
沈晓春介绍,对于首次推行的手机迎新,在开学前专门组织了面向各职能部门和各院系的操作培训,并制作了相关视频,通过网络进行推广介绍。
新世纪初,中国人民大学启动实施“数字人大”工程,并于2012年提出,高校信息化建设应坚持“以教学科研一线为基准、以学生为中心、以建设一流大学的需求为目标、以资源平台建设为核心”,打造智慧校园。今年1月,“VRUC微人大”综合服务平台开始上线,作为继承“数字人大”使命的下一代校内综合平台,以社交化和互联网化为特征,涵盖了在线教学、生活服务、校园应用、校务管理等多个层面。其中,以满足师生日常事务处理需要、提供精细化管理服务的“一张表”工程是一项主要内容,并在校内进行了广泛应用。文字来源:人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