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台湾新闻

两岸农业对接会侧记:水果盼常销 石斑要西游

2010年12月07日 09:1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第四届两岸农渔业交流暨产业对接会”本月初在台南举行,选择这个时间和地点有其特殊意涵。台南是农业之乡,大陆对台农产品关税优惠和大宗采购,这里的农渔民应该感触最深;还有不到1个月,ECFA早收清单中所涉及的18项农渔产品就要正式减免税,未来两岸农业如何续创双赢,此时正是商讨时机。

  减少中间环节增利

  对于台湾的果农来说,柳丁和香蕉的丰收产生另一种烦恼。因为岛内市场小,主要外销市场日本、韩国吸纳有限,“丰产”和“滞销”近乎画上等号。2006年以来,大陆多次启动紧急采购,大批量买入台湾丰产滞销的台湾水果,就是为了让果农免于坐看水果烂损的苦痛。

  这项措施充满善意,但台南县玉井乡农会总干事黄澄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采购机制稍加调整,农民将会得到更多更实在的好处。

  “关键在于通路。”黄澄清说,大陆的多数大宗采购要通过台湾省农会、经销公司,到农民这儿,利润已被大大摊薄,“如果由大陆企业直接从地方农会收购,农民的一颗柳丁,价格会低20%,利润却增加40%。”

  黄澄清讲了亲历的成功例子:2008年在厦门举行的两岸农业交流会上,广西团找他采购台南的菠萝和芭乐,下了20万美元的订单。玉井乡农会从果农手中直接收购水果,用集装箱海运到厦门口岸,再经高速公路送到广西12个指定地点,不但价钱便宜,而且只用了一周时间就完成了水果从采摘、包装到运输抵达,时间节省了,水果也能保证新鲜品质。

  紧急采购只是解燃眉之急的权宜之计,一劳永逸的方法仍然要从市场机制中寻找。此次会议名为“产业对接会”,自2007年以来在厦门和台南轮流举行,两岸业者在会上签下许多订单,跨越两岸市场的对接通路已渐渐成型。

  石斑鱼“西游记”

  石斑鱼一直是大陆餐桌上的“新贵族”,昂贵的价格让许多人不敢问津,不过,从台湾海峡“游来”的石斑鱼有望帮老饕们解决这个难题。

  台南和高雄号称“石斑鱼王国”,温暖的气候和洋流条件,非常适合养石斑鱼。今年11月3日,一艘满载4000多条活石斑鱼的轮船抵达厦门大嶝市场,从此,台湾石斑鱼每周一船运抵厦门将成常态化。这些石斑鱼的价格在每斤50元人民币左右,较大陆石斑鱼每斤便宜近15元。

  ECFA早收清单中的18项台湾农渔产品,其中就包括石斑鱼。对渔民而言,减免税意味着更高的利润,对消费者则意味着更低的价格。

  “台湾南部渔民正在增养石斑鱼,预计3年内产量将翻一番。”台湾省渔会总干事林启沧说,台湾渔民在养殖石斑鱼方面有非常成熟的技术,产品质量有保证,现在大陆开放市场,又有ECFA利好消息,大家非常看好其中的潜力。

  大陆还给台湾石斑鱼提供了其他便利。大陆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秘书长李永华在本次会议上透露,大陆将为ECFA早收清单中的部分水产品提供“量身定做”的原产地规则,不久即将出台,其中就包括石斑鱼。

  但是,台湾石斑鱼“西游”仍有顾虑。台湾省渔会理事长黄一成指出,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海域也养殖石斑鱼,但与台湾相比,他们缺乏严格的出口质量监控体系。因而希望两岸渔政当局尽快建立统一的产品质量检验检疫制度,以免万一出现“毒鱼”事件,整个市场遭到波及。

  完成产业链对接

  ECFA早收清单中有18项台湾农渔产品在两年内关税降至零,是台湾业者事先未曾预料到的一个惊喜。不过李永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这是大陆相关政策的延续。

  他说,大陆2005年以来,推出的台湾农产品零关税等措施“非常成功”,因为这些政策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台湾农产品丰产滞销的问题,起到了岛内市场的堤坝作用,同时又未改变台湾农产品结构和外销结构,“说明其政策温和有效”。

  两岸农业合作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子,ECFA之后,这条路要怎么走?合作如何进一步深化?李永华认为,未来两岸农渔业的合作,应建立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生产分工到销售网络形成对接。

  台湾农业以“精致化”为特点,农民精耕细作,善于研发,而大陆拥有广阔的腹地和庞大的市场,两者优势互补。李永华说,尤其在两岸已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协议情况下,未来台湾可以更多地担负起研发任务,大陆负责生产销售。

  至于台商在大陆生产的农产品会不会冲击到台湾本土产品,黄澄清对此乐观地表示“不可能”。他说,台湾本地产品产量低、价格高,未来一定是瞄准大陆中高端消费者,“只要市场规范,可以让消费者清晰区分二者的区别,岛内农产品就不会有问题。”(记者 王平 孙立极)

参与互动(0)
【编辑:李伦】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