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台湾新闻

回首2010两岸交流:政治互信巩固,经贸交流制度化

2010年12月10日 09:1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0年即将过去,两岸关系走过了怎样的一年?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势如何?近日,全国台湾研究会在京举办研讨会,两岸40余位专家学者对两岸关系的现状与未来进行了深入剖析——

  政治互信基础进一步巩固

  2008年岛内政权再次交替,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台湾中正大学廖坤荣教授指出,和平发展已成为岛内的主流民意,成为两岸双方的一项重要共识。“这一点,从今年岛内各种民调中就不难看出,尽管在很多政治敏感问题上还有歧见,但是两岸通过交流,互信在逐渐积累,和平已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大前提。”

  2010年两岸关系出现了哪些新特点,值得关注。

  对此,全国台湾研究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周志怀给出了这样的评述:与以往相比,2010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继续深化的一年,体现出3个“更清晰”:

  一是和平发展的主流价值更清晰。这个主流价值就是和平、合作、和解,这在台湾已经深入人心,两岸都在共享这个主流价值带来的成果。

  二是推动和平发展的主要力量和稳定力量更清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实践表明,在“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共同的政治基础上,国共两党和岛内赞成和平发展的民众之间,已形成强大的合力。

  三是和平双赢的路径更清晰。这个路径就是搁置争议、互惠互利、深化互信。

  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辛旗认为,今年以来,两岸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循序渐进”的思路,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促进两岸文教交流,扩大两岸各界交往,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其中,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是过去两年来两岸关系取得进展的重要体现。

  经贸关系步入制度化阶段

  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正式签署,引起两岸及国际间的广泛关注。

  中国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员张冠华说,两岸经济合作的深化与ECFA的签署,正在给台湾经济与民众福祉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并得到岛内主流民意的认同。这也是不久前五都选举蓝营在中北部选情胶着但最后获胜的重要因素。

  ECFA为两岸带来的便利还在持续发酵。台湾开南大学副教授仉桂美认为,ECFA将为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提供重要的保障机制,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ECFA的正式实施,必然会为两岸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促进台湾经济发展和就业也将产生重要影响。她说:“经济互动的增加会累积政治互信,ECFA的签署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经济领域的具体体现,影响深远。”

  “ECFA签署后,两岸学者已经开始思考如何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思路,规划两岸对话协商‘由经向政’推进的路线图,尝试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持续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新的驱动力。”军事科学院台海军事研究中心研究员白光炜表示。

  不过,也有学者分析认为,两岸经贸关系步入制度化合作阶段后,一些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仍不能忽视。“一方面,一些重要经济议题与敏感政治问题的关联会更趋紧密;另一方面,随着开放规模与领域的扩大,势必将涉及更大范围的利益阶层分配等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张冠华说。

  携手开创两岸关系新局面

  2010年的两岸关系中,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海协会副会长王在希表示,今年以来,两岸关系发展成果丰硕,大交流的格局已然形成,交流层次、领域和高度、广度都有空前的发展。

  两岸今年的交流项目,内容遍及教育、出版、宗教、民俗、新闻传播、民间艺术、地方特色、文艺演出等各个领域。截至12月初,大陆赴台游客已突破109.5万人次,取代日本成为台湾第一大客源地。

  展望未来,人大教授黄嘉树认为,虽然和平发展已成为当前两岸关系的大前提,也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果,但是下一阶段可能需要两岸各界付出更多的努力。“未来,两岸关系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可能会成为双方进一步发展的牵制力。因此,要保持政治互信,两岸关系如何深化更要用心思考。”

  白光炜表示,两岸关系发展在经过“井喷式”发展后,需要一个“盘整消化”过程。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瓶颈将是政治、军事、台湾对外交往等敏感问题,需要双方理性应对,不断强化政治互信和理念认同,携手开创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2011年是两岸关系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随着‘大选’的临近,蓝绿势必将展开新一轮较量,两岸关系将面临新的严峻考验。”辛旗对未来发展两岸关系提出4点建议:进一步深化政治互信、继续加强经贸合作与交流、继续反对“台独”分裂活动、重塑两岸共同的价值追求。 (记者 李炜娜)

参与互动(0)
【编辑:李伦】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