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宾馆闯入大陆人的视线,是在2008年11月。那天,马英九在这里会见了首次赴台的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短暂的会见时间不足以呈现台北宾馆全貌,其实,在台湾民众眼里,台北宾馆因封闭而神秘,因神秘而美丽
台北宾馆建于1899年,日据时代曾是日本总督官邸。从第4任总督儿玉源太郎开始,一直到末代总督安藤利吉,共有16个总督在此居住,并成为当时贵族显要的社交之地。
二战时,日本占据台湾,曾遭到美军的轰炸,很多建筑被毁损,而台北宾馆幸免于难。1949年,国民党当局退居台湾后,台北宾馆一度作为台湾省主席官邸。1950年,更名为“台北宾馆”,正式作为台湾执政当局会见贵宾、举办重大活动的地方。
台北宾馆建成百年一直未对外开放,故而显得封闭而神秘。直到2001年,台北宾馆才首次对外开放。最初,每年仅开放几天,访客不但需要通过严格安检,甚至还要开包检查。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台湾民众不惜搭乘火车、坐飞机,百里驰骋,只为一睹芳容。
2003年7月,台北宾馆因蚁患被迫封馆翻修,直到2006年5月竣工,才再与公众见面。当然,每月也只开放1天。
去年适逢台湾光复65周年,台北宾馆从10月至11月开放了一个月,让民众有较宽裕的时间前去参观。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台北宾馆可能又要闭门数月,届时,想看台北宾馆就需要等更长的时间。
就建筑来说,台北宾馆是台湾第一座引进欧洲宫廷风格的建筑,不过,在西式风格中其实也有不少中式细节。台北宾馆的大门位于院落一角,并不宽大,铁门上镂刻着两只大大的蝙蝠,显然取自“蝠”与“福”同音的吉祥之意,门上的边饰也是整齐的“寿”字,颇有中西合璧的味道。
门内是一条弯弯的林荫道,走过拐角,一座美丽的巴洛克式小楼——“洋馆”便映入眼帘。坐北朝南的“洋馆”,正前方是石砌的圆形喷泉,流水潺潺;周围绿树婆娑,碎石小路蜿蜒成景。
“洋馆”1901年落成时,采用的是强调对称与和谐的新文艺复兴样式;1911年重新改建,又有了马萨斜顶、希腊山墙、罗马柱面和巴洛克式风格雕饰。与其它欧式建筑相比,“洋馆”不算宽敞,但不掩华丽。其主体建筑分两层,一楼用于办公,二楼为卧室及起居室。室内虽装饰成维多利亚风格,但整栋建筑里没有一幅油画,倒是在书斋的墙上,挂着两幅前日本总督的书画复制品。
当然,台北宾馆不可能没有日本元素。“洋馆”斜后侧,还有一栋日式木建筑“和馆”。据说是一位总督不喜欢西式建筑,特意修建“和馆”自住。“洋馆”、“和馆”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无言地诉说着台北宾馆的百年沧桑。
一栋建筑的生命力,仅有美丽是不够的,还需要历史传奇来装点。2008年11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首次访台,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这里会见了陈云林一行。虽是短短几分钟,双方发言、互致礼品,台北宾馆因此成为重要见证者,与历史事件一起载入史册。
今天,台北宾馆已经很难再神秘,台湾歌手周杰伦在此拍摄了专辑《雨下一整晚》的MV,岛内婚纱业者对它漂亮的庭院表示了浓厚兴趣。如果大陆游客碰巧每月的第一个周日在台北,也能顺便看看这个台湾的神秘之地。(本报记者 孙立极 王平)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婷婷】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