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高官受益匪浅,其中最占便宜的是李登辉
最近一段时间,台湾各界争论得最激烈的话题莫过于“18趴”。所谓“18趴”,指的是岛内公务员退休后可以享受18%的银行存款利率。由于公务员本来就被视为铁饭碗,再加上目前台湾银行的年定存利率只有1.185%,这一特殊福利自然容易引起外界强烈不满。为了平息民怨,马英九当局正在考虑对此制度进行改革。
新仇旧恨被点燃
据台湾媒体报道,目前享有“18趴”福利的公务员包括岛内退休军人、公职人员和教师,总人数大约80万。这个群体相对来说是岛内活得比较滋润的,他们每月能拿到六七万元新台币(4元新台币约合1元人民币)的退休金。再加上这项存款福利,他们的收入无疑锦上添花。
近年随着岛内贫富差距的拉大,“18趴”越来越让一些底层民众不舒服。2006年陈水扁在任时,为了获得选票曾宣誓要对其进行改革,但最后不了了之。在去年年底的“五都”市长选举中,民进党再度拿此说事,点燃老百姓对于“18趴”的新仇旧恨。面对电视名嘴的口水,台“考试院长”关中为了解释公务员的辛苦,情急之下说出“公务员不是一般人民”、“领‘18趴’多是穷苦人民”等话,让形势更加一发不可收拾。为了灭火,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强硬表态要调整这项制度,台“行政院长”吴敦义也出面说:“退休的军公教人员财务状况很好,不靠‘18趴’就可以过不错的日子。”
从公仆到“公敌”
据悉,“18趴”的制度始于“两蒋”时代。当时台湾民众生活都紧巴巴的,公务员也不例外。台当局想筹集资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于是鼓励退休公务员不要领退休金,或者领了也最好把钱存回银行。作为补偿,台当局出台了“18趴”制度。1983年后,随着台湾经济的起飞,台当局财政状况好转,退休公务员的各方面待遇也随之提升,甚至有些人退休后拿的比工作时还多,这一状况逐渐引发社会不满。1995年,台当局对公务员福利进行改革,内容包括1995年之后公务员领取的退休金,不再享受“18趴”待遇,之前的保持不变。2006年陈水扁执政时,又将这一规定的适用对象作了修改,改为只有1995年以前进入军公教系统的公务员才以有享受“18趴”待遇。
因此目前,享受“18趴”的公务员分成两种。一种是在1983年之前退休的人,由于他们当时领取的退休金相当少,因此换算下来每个月多领的也就几千元新台币。而1983年之后退休的公务员,由于退休金本来就高,靠“18趴”拿到的余钱就相当可观。
根据台当局的最新统计,大约有156名退休高官因“18趴”受益匪浅。这些人中最占便宜的要数李登辉,因为他担任过台湾地区领导人,是享受“18趴”的人士中退休金最多的。其次是连战,因为他担任过台湾地区副领导人,退休金不少。加上连战在公务员系统内工作长达32年,按照岛内退休金计算办法算下来,他领的退休金比工作时还多。
此次最受外界质疑的要数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因为年轻时担任过教师,之后又在陈水扁当局任职,因此她的退休金相当高,以至于每个月她能靠“18趴”制度多拿6万元新台币。但是在这一事件被揭发之前,蔡英文一直痛批马英九当局不知民众疾苦,直到自己东窗事发才宣布放弃“18趴”待遇。至于已经沦为阶下囚的陈水扁,“18趴”已是浮云,因为依照相关规定他已经被取消了退休福利。
基层公务员喊冤
对于各界排山倒海的非议,台湾基层公务员纷纷喊冤,强调自己并不是媒体形容的“吸血鬼”。
曾在台北市敦化小学任教30年的陈雪梅表示,当年师专毕业时她的起薪只有2000元新台币,丈夫在企业上班,薪水是她的两倍多。当时台湾经济飞速发展,任何行业都显得比公务员有前途。陈雪梅说当年她就被称为“穷教师”,因此退休后得到一些保障,也算是台当局对她的一种回馈。对于外界要求改革“18趴”,陈雪梅说这没有问题,但无法认同外界污蔑公务员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这种说法太情绪化”。还有一些退伍老兵更是愤怒地指出,自己每月就多领了几百块,“干脆全部拿走”。
对于台当局提出改革“18趴”制度,台湾《联合报》认为要寻求平衡、全面考虑,不能因为民进党的叫嚣将公务员妖魔化,让整个改革变得粗糙。否则台当局又要面临基层公务员的反弹,民进党则坐收渔翁之利。
相关链接:
蓝绿都不想得罪公务员
分析人士认为,岛内公务员人数虽不算多,但影响力可谓不小。
这批军公教人员有很多相似性,比如通常较为保守、理性、冷静,不喜欢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政治喜好与政党立场;大多安于现状,珍惜既有的资产与价值;不任意挥霍,节俭、善于储蓄。同时,他们是中产阶级的意见领袖群,甚至在家族中的影响力颇强。换而言之,他们具有左右选票的能力,因此蓝绿政党都不愿轻易得罪他们。
相较一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体,岛内公务员是相对明理的人群。如果为了向社会交代,公务员多半能配合当局改革,更不会上街撒泼。但他们最烦政客出尔反尔、当局政策反复。未来如果继续让他们背负骂名或借此挑起对立,蓝绿政客势必都吃不了兜着走。(世界新闻报 记者 吴灿)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婷婷】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