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整个阿里山都在歌唱。
2009年12月18日,应中国国民党邀请、由中共河南省委主办的“中原文化宝岛行”活动在风景秀美的阿里山正式启动。来自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上营村台湾少数民族后裔的村民代表们一踏进先祖的土地便激情难耐、热泪盈眶,禁不住喃喃自语:“回来了,终于回来了,这就是阿里山,这就是始祖故土……”
这些村民代表是台湾高山族后裔,平静地生活在祖国中原腹地,至今已繁衍生息十三代,三百六十余年,现存两千余人。他们为何从大洋相隔的东南海岛来到邓州这一中原南阳盆地落户?为何直到三百六十余年后一脉骨血的两岸族亲才得以对接和融合?
河南有个“台湾村”
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岛上高山族各部落勇士纷纷参加了抗荷的战斗。台湾收复后,不少高山族将士就留在了郑军,有的随军调至大陆厦门、泉州一带驻守。康熙元年,郑成功病逝。之后,郑氏台湾局势每况愈下。郑成功部将黄廷见清朝疆域基本一统,“反清复明”已成泡影。眼前一边是风雨飘摇、四分五裂的郑氏台湾,一边是新政新风、繁荣初现的大陆国土,于是他便决定率部投诚大清。部属许多原住民将士也都自愿跟随黄廷将军归顺清廷,以实现国家大统、民族大圆。黄廷部归清后,清廷命其北征俄、蒙边境。征战数年,平定北疆,立下战功。康熙帝大悦,下诏黄廷部班师回朝。当行至卢沟桥时,忽接圣旨“听调不听宣”,即:只听从调动,不上朝见驾;嘉奖敕封黄廷为“慕义伯”,命他率领部众无需进京,一路南下至河南南阳一带,疏散各部,落居屯垦,自给自足。垦兵仍归建制,不得惰于练兵,随时听候号令,呼之即来即战。并规定屯垦官兵,免除税赋;准与当地人通婚成家,生儿育女,以稳定军心,顺从民意。
黄廷将军遵从圣意,率部南下至河南宛地,分拨所属各部屯居于方城、南阳、唐河、镇平、内乡、新野等六县,自己亲率五营闽南亲兵计5600余众落居于邓州西北45里,即今文渠、张村一带,时称“方圆五里四十八村”。黄廷命4位都督、8大参将各领兵马分屯其间。不分官兵士卒,每人一律领垦50亩,眷属五口以上者加田一倍。
黄廷将军素来尊重各少数民族将士的信仰和习俗。分拨屯居时,他特意将亲兵中来自台湾的阿美族、泰雅族、布农族、卑南族、邹族等高山族将士兵勇,相对集中屯居在冠军城东南、庙沟之北,分上营、下营、尖兵营等编为一镇,由布农族骠骑将军周殿卿统辖。
黄廷各部落居屯垦于南阳七县,本属“身负皇命,带甲归田”,自然是有乐有苦。农忙种田,农闲练兵;既养耕牛,又驯战马;既有田园牧歌,又闻号角齐鸣。屯垦数十年间,垦兵统帅“慕义伯”黄廷屡屡率部先后6次奉诏出兵征战,驱逐外患,剿平内乱,奋战沙场70余载,战功卓著。由于他待人宽厚,重德惜才,从不结邦弄权,从不歧视外族,所以许多志士仁人甘愿一生相随。其中自然包括许多高山族将士,仅“闽营”内聚居着取汉姓周、陈、蔡、林、黄、张、许、谢等八姓族门之多。他们多可沿袭其部落,可推举其长老,就如同生活在阿里山上、日月潭旁一样。1717年8月16日,黄廷老将军与世长辞,享年97岁。此后,长久的和平年月,繁忙的四季农桑,使垦兵自然地人卸甲、马下鞍,男耕女织,潜心农桑以养家糊口。一年年,一代代与中原各族姓乡民便融合在了一起。而惟独高山族人的一些生活习俗仍在顽强地保留着、传承着。在漫漫岁月中,随着朝代更迭,族脉变迁,人口徙动,风俗从众,生活在“汉族大家庭”300多年的历史跨度,使他们亲汉随汉的情感自然生成,自有户籍制度起,他们在户籍登记中的“民族”一栏中就顺其自然地填上了“汉族”二字。
在1982年的人口普查中,邓州(时称邓县)第一次出现了“高山族”公民,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政府调查,专家考证,媒体报道等等,持续不断。直到2002年第一个《邓州台湾土番垦屯陈氏家乘》的发现,“邓州有个‘台湾村’”的命题才被确认。其实,这些发根台湾、繁衍中原的村民们心里一直在确认着自己的祖根故土。他们祖祖辈辈,一代一代都在口口相传:“咱们的老家在台湾。”族人亡故时,棺木下总要垫一块木板,并围棺默念:“回去吧,回到大洋对岸,那里有阿里山,那里有日月潭……”意思是让亡灵乘船过海回台湾。可见,他们怀恋故土、思念宝岛、企盼亲人团聚的心愿360多年间从未“搁浅”,哪怕只能是梦中渡海、魂灵返岛!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伦】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