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血缘难断"台湾村" 高山族后裔艰辛寻亲之旅(图)(2)

2011年02月01日 15:43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两岸的邹族陈家人共行祭拜礼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艰辛的寻根问祖之旅

  深为“台湾村”来历感动的有一位漂亮女士,她叫吴天玺,是郑州市台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是一位出生在台湾、留学在日本、创业在郑州的河南姑娘。她就是多次探访邓州“台湾村”、后来又心甘情愿地自费赴台帮助两岸高山族后裔寻亲搭桥的亲历者。

  吴天玺心里清楚,已离散了三个多世纪,要寻找360多年前的故亲无疑是大海捞针。但她在“台湾村”里感受到乡亲们思念先祖、思念故土的殷殷之情,不禁把寻亲变成了压在自己肩头的一种使命和责任。所以,她于2005年4月30日,带着侄女吴昀容义无反顾地登上了飞往台湾的班机。

  吴天玺一踏上台湾的土地,就开始了紧张的“寻亲”工作。她们把一切能掌握的资讯尽量拿到,然后,先坐镇台北,把每一个可能打的电话都打遍,东到花莲、台东,西到云林、嘉义,南到高雄、屏东。接着再按事先计划好的出行路线,沿着玉山山脉开始了艰苦的寻访。10多天里,她们几乎找遍了所有高山族人的聚居区,但毫无线索。

  吴天玺想,难道过了300多年,所有亲情线索都消失了吗?!不服输的吴天玺不相信,冷静下来后,又把思路收回到了一个个“族谱”里,决定把寻亲目标先集中到邹族陈氏家族上。

  她从陈氏的族谱中发现,当年“台湾村”陈姓始祖依那思罗是台湾阿里山原住民中一位善骑射、精武功的英勇少年,他踊跃参加了抗荷战斗。台湾收复后,他自愿留在郑军护台保家。后被收入黄廷将军帐下,先做马夫,后被升为贴身侍卫。自此,他跟随黄廷将军南征北战,马走人随。落居邓州屯垦时,他已22岁,黄廷公亲自做媒,娶河南当地岑姓姑娘为妻,并以妻“岑”姓谐音改为汉姓“陈”,取名陈年。之后,夫妻恩爱,男耕女织,先后生育了4个儿子。

  后来,依那思罗又多次随黄廷率垦兵出师征战,屡立战功,被升任为参军副将。康熙21年,借参加光复台湾战争之机,依那思罗不忘故土老母,将老二、老三两个儿子带回了台湾并加入了山社。不久,他又随黄廷部班师回到河南邓州,从此,4个儿子两分离,海峡相隔,天各一方,直到他年届72岁与世长辞时,还在思念远在阿里山上的亲人。

  吴天玺想,“台湾村”陈年后裔如今已繁衍了200多口人;而送回台湾阿里山上的陈氏两兄弟,正常情况下也应基本相当。对,重点应放在寻找阿里山邹族陈氏家族。于是,艰难的寻亲之旅又开始了。

  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吴天玺代大陆高山族后裔来台寻亲的消息在阿里山上传开去。5月10日一早,好消息传来——一个叫陈秀凤的女士打来电话说,她可能就是吴天玺要找的邹族陈氏族人。

  吴天玺一下子兴奋起来!5月12日,双方约好在台北见面。吴天玺寻亲心切,决定驱车冒雨追上阿里山登门拜访,不料途中突遇泥石流,被困山路,只差5米,险些丧命。吴天玺稍为调整心态,继续前往,终于于5月25日在阿里山上与邹族陈氏族亲们见面、核实、初步“认亲”,继而努力促成海峡两岸高山族族亲相认、血脉相接、血缘相融的历史聚会……

参与互动(0)
【编辑:李伦】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