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岛大帽山贝丘遗址石锛的产地研究, 首次为探讨台湾海峡两岸新石器时代的双向文化或物品交流提供了实证材料,表明大帽山与澎湖群岛的联系是相当密切的。”近日,正在厦门大学讲课的美国毕士普博物馆人类学部主任、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夏威夷大学人类学系教授焦天龙在受访时如是说。
大帽山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位于东山岛南端。1986年9月发现的大帽山遗址处于陈城镇大茂新村东北约1公里的大帽山东南坡,海拔66米。遗址所在的大帽山,为岛内第二高峰,海拔251米。遗址所在的山坡东临乌礁湾,南为澳角湾,东距海边约1200米。遗址残存面积约400平方米。
由焦天龙博士、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白瑞·罗莱、那肯拉·斯弟尔、鲍尔·卡若斯和福建省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林公务,研究员范雪春,东山博物馆馆长、研究员陈立群以及台湾多位考古专家,从2002年以来,围绕“航海术·新石器时代台湾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南岛语族起源”课题,对大帽山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
3月23日,东山博物馆研究员陈立群介绍说,石锛是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最主要的一种石器,一般占各遗址出土石器总数的60%以上。大帽山遗址也不例外。
中美考古专家为了进一步探讨大帽山遗址与台湾海峡两岸的交流,对这些石锛进行了产地研究。专家们采用的是国际学术界常用的地球化学“指纹”技术。包括岩相分析,XRF,ICP-MS和同位素分析等。通过选取了6件残石锛进行了岩相、XRF,ICP-MS分析,同时选择其中的5件标本进行了同位素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他们在东山岛所采集的岩石标本和已经发表的台湾海峡两岸的有关岩石标本的化学元素材料进行了多次对比分析,其结果是令人鼓舞的:大帽山遗址石锛的原材料来自澎湖群岛;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比较结果是,大帽山的石锛与澎湖群岛的玄武岩一致或接近。这一结果表明,澎湖群岛是大帽山石锛原材料的来源地。
焦天龙博士在论文中介绍说,大帽山遗址的陶器与澎湖群岛上的锁港遗址的陶器,有较多的相似性。如均以红陶或红褐陶为主,器类以豆、罐和釜为主,纹饰以绳纹、刻划纹和锯齿纹为主等。这种相似性进一步表明,大帽山与澎湖群岛同时代的遗址,具有相同的文化传统。更有意思的是,大帽山遗址的陶器与台湾本岛某些遗址的陶器也惊人地相似。譬如,新竹市上沙崙II遗址的锯齿纹口沿的陶罐(发掘者、考古专家刘益昌等将其分类为“1类陶2式罐口”)和陶豆的圈足(发掘者台湾刘益昌等将其分类为“1类陶1式足”),几乎与大帽山遗址的同类器物完全一样。刘益昌等根据台湾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其他遗址的测年,将其年代估计在距今3500-4500年之间。这一年代范围与大帽山的年代有重合之处。这两个遗址之间的相似性绝对不可能是偶然的,而应该是同一个文化传统的产物。
大帽山遗址与澎湖、台湾本岛的密切联系,表明当时人已经掌握了较高超的航海技术,可以自如地跨越台湾海峡。早在6000年前,竹筏己是福建东南沿海南岛语族先民海上捕鱼和交通的重要工具,也是台湾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重要航海器。很多研究者认为,台湾海峡的新石器时代的航海术是后期南岛语族航海术的发端。
●专家点评:
美国毕士普博物馆人类学部主任焦天龙:以往,绝大部分研究者在探讨海峡两岸的考古学文化交流时,关注的焦点都是从大陆到台湾的交流和传播,很少有人涉及台湾或澎湖对大陆的影响。而实际情况是,任何长久的文化交流都不可能是单向的。只有双向的文化交流、物品交换和人群移动,才能解释台湾海峡两岸在新石器时代长达数千年的文化相似性。 (谢汉杰 文/图)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