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专家谈十二五两岸专章:反“台独”保和平仍是主轴

2011年04月19日 10:4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两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以专章形式规划两岸关系发展,如何解读其中传递的信息?“十二五”为未来5年的两岸关系勾画出了怎样的图景?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

  反“台独”保和平仍是主轴

  记者:您如何评价“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有关两岸关系的部分?

  王建民:今年两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以专章形式规划两岸关系发展,充分显示了两岸问题在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更加重要。“十二五”关于两岸关系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保和平、促经济、广交流”,这将成为未来5年两岸关系发展的行动指南。

  记者:“十二五”规划纲要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为题,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和平发展”是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词?

  王建民:的确如此。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核心是“保和平”,即以最大努力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强调“和平发展”,有现实意义。

  近年来,海峡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积极变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岛内复杂的政治结构与政治格局。国民党坚持“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为两岸关系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获得民众对其大陆政策的肯定与支持,但因未能很好解决岛内民生问题等原因,岛内蓝绿政治力量对比经常呈现变化,有时会出现“蓝消绿涨”的情况。在岛内,坚持“台独”路线的民进党仍然有一定空间,“台独”分裂势力仍在发展,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了新的变数与隐忧。

  记者:那么,未来5年,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王建民:目前,国共之间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一定的政治基础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但两岸在推进政治对话、政治协商、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签署和平协议等方面仍有认知差距与分歧。

  因此,“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5年,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目标是: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不断努力,逐步消除障碍,为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签署和平协议创造条件,累积经验。

  为两岸产业合作提供新契机

  记者: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早期收获清单实施元年,两岸经济合作步入“ECFA时代”。

  王建民:在“十二五”两岸关系发展规划中,推进两岸经济合作是重中之重。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正式迈向“ECFA时代”,除了已启动实施早期收获清单的降税进程与服务市场的局部开放外,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年初成立的“经合会”(海峡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的功能,展开ECFA的后续协商,即展开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保障与争端解决等4项协议的谈判并签署协议,这将是“十二五”期间最重要的两岸经贸工作之一。

  预计通过ECFA后续协议的相继签署及协议的逐步实施,未来5年时间内,两岸贸易投资自由化发展将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记者:“十二五”规划为两岸产业合作,提供了哪些契机?

  王建民:“十二五”规划提出,两岸“加强新兴产业、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合作”,这必将为两岸产业合作提供新契机。

  两岸已有动作。台湾“经济部”日前专门成立“两岸产业布局策略小组”,重点是瞄准大陆“十二五”规划的产业发展目标。“经合会”机制下成立了“两岸产业合作工作小组”,海峡两岸已就产业合作展开多次协商。“十二五”期间,将有更多的台商参与“十二五”产业发展所提供的庞大商机,不仅有助于实现两岸产业优势互补及提高两岸产业国际竞争力,而且将促进两岸产业新融合,加快两岸产业一体化发展进程。

  促进两岸全面交流与往来

  记者:在两岸文化交流方面,“十二五”规划给我们什么启示?

  王建民:两岸关系发展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更重要的是促进海峡两岸的全面交流与往来,尤其是加强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同胞情感,实现两岸心灵之通,增强民族凝聚力。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扩大两岸各界往来,加强两岸文化、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指明了未来将持续推进海峡两岸“大交流、大发展”的局面。事实上,近年来,海峡两岸在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已有共识,并做出积极努力。去年第六届国共经贸文化论坛的主题就是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并达成多项共识。两岸学者也积极探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意义、方式和路径。未来5年,两岸签署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协议,应该是两岸所期盼和努力的方向。

  在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两岸心灵沟通、情感交融时,有一点不能忽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作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被取代。(记者 李炜娜)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婷婷】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