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台大-北大校园精英计划举行 台湾学子感知北大

2011年05月27日 09:3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台大-北大校园精英计划举行台湾学子感知北大
    图为台湾大学的陈怡瑾(左三)在“台大—北大校园精英计划”开业仪式上发言。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回暖,两岸的交流往来自由通畅。去年,台湾民众来大陆近500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的也超过百万人次。在往来两岸的民众中,总有一些人是特别的,他们或是第一次来大陆,或是第一次到台湾。

  台湾大学的陈怡瑾,就是第一次来大陆。他们一行15人,5月15日到27日在北京大学参加为期两周的“台大—北大校园精英计划”。陈怡瑾,温婉清秀,代表台大同学谈感受。“虽然班上就有大陆学生,可是没来过大陆,对大陆的感觉还是那么模糊和遥远。我特别期待可以来大陆自己感知。”

  初到北大,第一件事情是找“学伴”。北大的“学伴”要帮助台大的同学办饭卡、选课,还要做导游,带他们串胡同、吃小吃。说起“学伴”,一下子把台大带队老师胡全威的记忆拉回到十几年前。1995年的时候,他第一次到大陆,参加中国人民大学的青年学生交流活动。那时候的“学伴”,现在是十几年的好朋友。“我们一直有联系,互相启发。那一段的经历,改变了我对大陆的看法。”

  “台大—北大校园精英计划”今年已经是第十二期了,北大台湾研究院执行院长李义虎教授从始至终参与了整个计划。他说,让两岸青年迈出交流交往的第一步,是这个计划的初衷。

  第一次,弥足珍贵。事实上,参加精英计划的台大学生几乎都是第一次到大陆,他们对大陆的了解和认识,或是来自教科书,或是来自岛内媒体的报道。他们中不少人的中学阶段正值民进党执政时期,“文化台独”、“去中国化”的影响多少存在。如果有机会,可以让他们自己来看看真实的大陆,相信可以化解不少因隔阂和刻意操弄造成的误解。

  当然,交流中,碰撞难免。来交流的台大学生可以在北大自由听课,课堂上自由讨论,两岸学生时有争论。两岸同文同种,但是在政治制度和文化层面确有不同之处,看事情的视角自然也会有差异。那么,应该怎么看待差异或是碰撞呢?

  一位台湾学者曾经说过,两岸间正是因为有差异,才有了可以互相欣赏的空间。无论如何,对两岸来讲,可以展现差异、产生碰撞的现状,来之不易。况且,碰撞最终注定只是一个过程,是通向共识达成的必经之路。

  记得在开放大陆游客赴台游之前,曾有台湾媒体这样说:往来两岸的人,是来过的常来,没来过的还是没来。所以,第一次,弥足珍贵。对于每个个体来讲如此,对两岸来讲更是如此。有了更多的第一次,两岸交流交往的大格局才会真正形成,两岸交流交往的深度广度才能真正拓展。(本报记者 李炜娜文/图)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婷婷】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