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走水路多乘坐中山舰
魏振基17岁报名参加福建马尾海军练兵,学习枪炮,后成为海容舰上的一名枪炮手。1934年调中山舰任枪炮上士,直至1938年,中山舰在武昌金口长江水域与日军一番激战后,被敌机炸沉。魏振基是甲板上鏖战的唯一幸存者。1949年,魏振基参加国民党海军太原舰起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教华东海校,1977年从福建省水厂造船厂退休。1982年,落实政策改为“离休”。1996年,魏振基以90岁高龄在福州辞世。
魏振基在他的“自述”中谈到,“国民政府很重视中山舰,蒋介石、林森、汪精卫等均坐过中山舰,尤其是蒋介石从水路的旅途多乘坐此舰,当要人们来乘此舰时,多数由我联系接待。”
1927年,蒋介石“气势高昂、声音洪亮”
魏振基在文稿中回忆说,他首次看到蒋介石是在1927年4月,当时国共合作“北伐”,蒋介石指挥西路军由广东进攻湖南、江西、湖北、安徽、江苏各省。海军易帜,从长江上游配合国民革命军作战成功,蒋介石在江苏南通登临“海容”号巡洋舰对官兵进行训话。当时,魏振基尚在此舰上担任枪炮手。全舰官兵均换上新服装迎接蒋介石、宋美龄等人。
蒋介石在舰上训话时“军装齐整”,大谈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理想,强调实现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要首先打倒军阀统一中国,最后还谈到保卫海疆的伟大抱负。
“当时蒋介石气势高昂、声音洪亮,像个有理想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演讲约一小时。”
西安事变后
蒋介石“形象狼狈,一直躺在官厅内”
蒋介石给魏振基留下的最初印象是一个有朝气的政治家。然而,事隔十年之后,他再次见到蒋介石,蒋给他的印象却与前一次大相径庭。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乘中山舰从南京到九江。“蒋介石这次来舰形象狼狈,到舰后一直躺在官厅内,不能动弹。”
魏振基在回忆录中披露,他与蒋的侍卫队长闲聊中,得知西安事变的经过。“事变那晚,(蒋介石)从行营后墙逃出,由侍卫队托着爬墙,跨到墙顶时墙外无人扶他下来,从墙上跳下,腰部受伤。逃命跑到后山,躲在山洞内。搜索兵发现洞中有人,便冲上前去。蒋怕被枪弹击毙,即喊‘我在这里’。搜索兵才将蒋扶回。”
汪精卫在中山舰上“挂羊头卖狗肉”
记者在回忆文稿中,还发现一段“中山舰送汪精卫由南京到武汉”的描写:
“1937年11月间,南京情况不佳,汪精卫坐我舰上驶汉口,当时汪精卫是国民党中央党部政治主任,来舰那天适逢星期一,国民党星期一要做纪念周,在我舰甲板上布置开会。”汪精卫在舰上发表了激昂的演讲,不仅大讲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建国方略,还讲到了当前抗日战争意义,特别指出这次抗战是民族战争,抵御外侮奋起救国之时,努力杀敌等。
“话说得多好,我国抗战初期,汪精卫讲的都是骗人鬼话,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结果到了1941年投敌叛变当汉奸。”魏振基在文稿中这样嘲讽汪精卫。
舰长萨师俊“其性刚直”
海军司令陈绍宽“在旧社会少见”
魏振基的回忆录中十分推崇舰长萨师俊——海军元老萨镇冰的侄孙,称“其性刚直,服从性强,有军人气魄,秉公办事,喜欢整齐清洁,喜欢迅速活泼的人。”对海军司令陈绍宽更是重墨描写,盛赞“我参加海军40余年,陈绍宽其人在旧社会少见。他训军有方,既军纪严明,又体恤兵士。”
昨日,中山舰博物馆向记者披露了三份珍贵回忆文稿。这批手书文稿为原中山舰枪炮军士长魏振基生前撰写,不久前,由其居住福州的儿子捐赠给中山舰博物馆。其中的一份回忆录,披露了魏振基亲见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要人,乘坐中山舰时发生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魏振基手绘甲板示意图
为打捞中山舰立下“汗马功劳”
本报讯(记者蒋太旭 通讯员黄文建)中山舰喋血金口是魏振基晚年回忆中反复书写的片段。在魏振基之子捐赠给中山舰博物馆的遗物及手稿中,不仅有对“抗日战争中中山舰官兵壮烈牺牲经过”的详细回忆,还有4张手绘的中山舰各层甲板布置示意图”。正是几幅示意图为当年打捞中山舰立下了汗马功劳。
昨日,中山舰博物馆文物征集人员向记者讲述了这一感人故事。
晚年的魏振基虽远在福州,却无时无刻不惦念着沉睡江底的中山舰。他竭尽所能,除了整理回忆录,还通过各种渠道写信邀请当年的海军同僚回国观光,并为欲采访中山舰幸存者的媒体牵线搭桥。
1995年11月,魏振基中风住院,不能说话,见前来采访的湖北记者带来了打捞中山舰的方案,病床上的他流下激动的眼泪。当打捞进入探摸阶段时,由于水下能见度几乎为零,潜水员因对中山舰结构不熟悉,工作进展十分缓慢而艰难,甚至连舱门都难以摸到。
打捞指挥部派人到福州向魏振基求助。
躺在病床上的魏振基忍着病痛,凭脑海中的记忆,手绘了这4张示意图,整个中山舰上甲板、中甲板、下甲板及指挥台结构和布置通过这4张示意图一览无余,连每个舰门,每门枪炮所处的位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打捞人员如获至宝,潜水员就在这4张示意图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探摸任务,为中山舰最后打捞出水扫清了障碍。
遗憾的是,魏振基未能等到亲眼目睹中山舰被打捞出水的那一刻。1996年,他抱憾而去。在他逝世的第二年,中山舰被整体打捞出水,英雄之舰得以重见天日。(记者 蒋太旭 通讯员 黄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