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台湾城残迹(安平古堡)
台湾城残迹是属1622年荷兰驻台第一任总督逊克所建“奥伦治”城的一部分,于1640年竣工并改称为“热兰遮城”。整座城分内外两城,内城形方,共筑三层,下层位于地面下,作为仓库。现存城墙数段及半圆形之棱堡残迹各一,其中以目前安平古堡残迹规模最大。又因原为荷兰人所建,早期的汉人称荷兰人为红毛,所以把这座巍峨的城称为红毛城。
1661年(明永历15年)4月,郑成功将荷兰人逐出台湾,改热兰遮城为“台湾城”;5月改台湾为“安平镇”,故又有“安平城”之称;12月,郑成功收复台湾进驻此地,故又俗称“王城”。1683年(清康熙22年)台湾入清版图,城堡曾充作水师协镇署,至1840年(清道光2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台湾兵备道姚莹为抵抗英军,筹设海防,将台湾城改为军装局,除修建原有城墙与炮台,作为储藏军需、弹药的仓库。1869年(清同治8年),发生英舰炮击安平事件,城堡被毁大半。
1875年(清光绪元年),清兵破坏热兰遮城,取其砖块建造二鲲鯓炮台(亿载金城),居民也取城垣砖石修筑房舍。日据时期,日人将城堡遗址铲平,改建为新式洋馆,作为海关长官宿舍,即今之“安平古堡”。
台湾城残迹为台湾地区最早的城堡,其城壁构造系以糖水、糯米汁捣合牡蛎壳灰、砂土等迭砖而成,并称“三合土”。原内、外城四角建有棱堡安置大炮,历经300余年时空变化后,今仅存外城城墙一堵、古井一口、半圆形棱堡基座及部分残迹,其中以原外城南壁长65.8米的城垣残迹规模最大。
另外,城壁上仍可看到“铁剪刀”的遗迹,系当年为稳固梁壁、预防脱离而设;而墙面方形孔洞系清治时期水师中营之营房遗迹。
地址:台南市安平区国胜路82号
4、台南赤崁楼
位于台南市赤崁街与民族路交叉口上的赤崁楼,原为荷兰人所建。早期的汉人称荷兰人为红毛,所以也把这座城楼叫做红毛楼。
1624年,荷兰人由安平登陆,在一鲲身地方建造奥伦治城;三年后,改名为热兰遮城。由于商务繁多,原址不敷使用,加上水源缺乏,乃迁往赤崁一带,重建市街。
1652年发生郭怀一抗荷事件,引起荷兰人警惕,便于次年在赤崁建造普罗民西亚城,公元1655年大致完成,这便是初期的赤崁楼。当时的城楼背山面海,与数里外的热兰遮城遥相对望,互为犄角,控制台江内海。
1661年,郑成功攻取赤崁楼,改赤崁为东都明京,并暂住在城楼内。直到荷兰人乞降,才和子孙移居热兰遮城。
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时任知县为振兴文教,在赤崁楼北侧蓬壶书院,同时,将赤崁楼楼基填平,在高台上建造文昌阁、五子祠及海神庙。此后,旧基填平的赤崁楼,成了庙、院、阁、祠、殿等各种不同建筑杂陈的展示场。
从荷兰式的城堡,迭经历代的改变,一跃而为中式建筑的轮廓。从诸庙杂陈到双栖并立;从填平城基,到碑林伫立,历尽沧桑,变化万千。二战后,几经整修,将原有的木造结构,改为钢筋混泥土,将主要入口由西改为南向,1982年被台湾当局列为一级古迹。
地址:台南市中西区民族路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