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记数十位台湾学子在大陆的216个小时

2011年07月14日 20: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北京7月14日电 题:时短情深 依依不舍——记录数十位台湾学子在大陆的216个小时

  作者 胡雨晴

  40多位两岸青年学子,走过上海、苏州、南京、北京,于14日完成“追寻历史的足迹”——成就之旅的全部旅程。对于参与本次两岸交流的他(她)们而言,9天、216个小时的“同行”,都是一次难忘的回忆。

  初至大陆,欣喜溢于言表

  来自南台科技大学应用英语系的施宜君,是该团队中唯一一位来自台湾南部的同学。她说:“一直以来,我对大陆的历史和地理就很感兴趣,这次终于可以实地体验。以前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每次读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都会想象古人站在岳阳楼上,俯瞰长江、直抒胸臆的情景,而现在,我就站在大陆这块土地上,不仅可以用双手抚摸历史的遗迹,甚至还能感到与古人在精神上的交往,真的是非常神奇!”

  来自新竹清华大学的徐圣翔表示,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学生之间的交流,没想到来了之后,惊喜一个接着一个。开始是下飞机的时候,大陆同学热情的欢呼与迎接,随后是在完全没有想到的情况下进入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甚至还和胡锦涛总书记站在一起,这一切都跟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来自淡江大学国际企业学系的叶宇浩同学也说:“作为商科的学生,我们之前对大陆经济发展的理解比较抽象,看到的多是GDP、CPI等数据,而这一次,来到上海、北京等大都市,也挤过了地铁,才真正感受到了大陆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成果。”

  情到深处,歌声传递不舍

  在本次两岸青年交流活动中,参加7月12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两岸万名青年主题联欢是非常显眼的一项。同学们演唱了一首由海峡两岸同胞共同创作的歌曲《我们的心》,并受到了胡锦涛的亲切问候。谈到这次经历,同学们兴奋地想要表达自己的心情。

  来自台湾科技大学的林孟璇说:“我们那天真的非常激动,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看到舞台下面那么多人,而我们站在台上,唱着《我们的心》,当我们的手拉起手那一刻,我感觉到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心却是连在一起的。我们唱出了心声。也许在这9天的时间里,我们没有办法用相机记录下所有发生的一切,但我觉得我们的眼睛与我们的心已经是最好的摄影了。”

  在被问及是否还会再来大陆时,众台湾同学表示一定会再来,甚至有准备今年寒假再来一次。施宜君说,在大陆的这段时间,结识了很多朋友,不论是导游、志愿者还是当地的地方陪同,都让我们全方位了解和接触了大陆,给了我们更真实、更真切的感受,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再来大陆看望他们,不论是参访也好、交流也好,重要的是能再次踏上这片土地。

  离别大陆的前一天晚上,同学们选择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不舍与留恋,大家相聚在一起,肩并肩、手挽手,齐声唱着《朋友》、《分享》,诉说不舍之情,甚至有同学未语泪先流,让“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的歌声在心中徘徊。

  回首旅程,诗词表达心意

  临别之际,同学们依依不舍,夜间两三点还跑到志愿者的房间里赠送纪念卡,留下联系方式,或者要求大家签名留念。在机场送别的时候,大家一句句“平安”,一声声“一定要来台湾,一定要来找我”,道不尽彼此之间的情谊。

  在临别大会上,同样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的志愿者谢德宝用了一首席慕容的诗表达了他的心情,“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出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开,就不肯求一次倾心的相遇;总有一些什么会留下来吧!留下来做一件不灭的印记,好让那些不相识的人也知道,我曾经怎样的深深爱过你!”

  作为回应,来自高雄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班的郭繐绮改编了其校友余光中先生的一句话:“两岸交流,多多益善,多来青年,少点征战。”

  而叶宇浩同学也在签名中写道,“从紫禁城的泱泱气势;到黄浦江畔的霓虹耀眼;也许期许我们能保有昨日之气魄,更要有包容之胸襟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闻育旻】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