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特写:一名台湾学者的两岸"学术交流情结"

2011年08月01日 08:4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台湾学者杨开煌今年67岁了。20年来,他每年都要赶往海峡对岸的大陆,只为赴一个学术会议,这个会就是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1991年起办,今年20岁了。

  杨开煌目前是台湾铭传大学公共事务系教授,他亲历了两岸学术交流的日益深化,自己也随之成为著名的两岸问题专家。

  作为学者的他,向新华社记者讲述了自己的20年两岸“学术交流情结”。

  1990年的春天,杨开煌与台湾研究大陆问题的大学教授团赴大陆交流。那是他第一次踏上大陆的土地。祖籍福建福州的他4岁时举家迁台,那一次也是他离开祖国43年后的首次“回归”。

  “当时的虹桥机场很小,正在施工中,行李被堆在一起,天又下雨,很狼狈的感觉。”杨开煌当时对大陆总体感觉是“实在很差很落后”。

  随后的1991年,时为东吴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的杨开煌收到第一封大陆来函,邀请他参加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

  “没有多想,我马上答应了。当时和大陆同行交流意见的机会太难得了。”杨开煌说,1991年,台湾因为刚刚经历重大政治变迁,决定赴大陆参会的岛内学者都想来找一找大陆的缺点,“包括我”。

  “这是第一次有三四十名台湾学者这么集中、整齐地到大陆参加一个会。”杨开煌说,当时会议的定位就是让两岸专业人士宽泛地就两岸关系进行讨论,两岸专家学者基本上是“各自表态、各有立场”,会场之中、会场之外,用餐之间都能听到专家们的论辩,“好不热闹”。

  因为是首次两岸专家学者“大聚会”,吸引了很多两岸媒体。“专家们就在媒体面前互相争论,甚至能吵起来。”杨开煌说。

  “不打不相识,论辩中是对手,论辩后是兄弟。”如今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杨开煌莞尔一笑,“我们都要感谢这个会,它顺应时代的需要出现,特别是破除台湾专家学者来大陆的障碍,扩大了两岸学者、专家交流的机会,第一次让两岸真正认识到对方学界的看法和意见。”

  “就这样,两岸关系研讨会会聚的学界精英们共通语言越来越多,争执也就成为‘内部’矛盾得到对方的理解,研讨会的气氛自然比较和顺了。”杨开煌说。

  2005年以来,随着两岸交流越来越频繁,各种研讨会也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多元,特别是国共论坛,形成制度化协商;2008年两岸两会启谈,直接可以沟通意见,解决问题,落实政策。大陆各职能部门、大学的台湾研究中心、两岸智库单位的联络日益常态化。

  杨开煌说,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原本搜集意见和交友的功能,逐渐被更深入的探讨取代,“这也是两岸关系进步的一种侧面体现”。

  不过,他依然对这个会“忠心耿耿”,每年必来。“我自小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自认为是中国人,热爱憧憬中国文化并希望将其发扬光大。”杨开煌说。

  一年又一年,杨开煌发现,大会主办单位的工作越来越细致周严,每年五六月就发出邀请,会前十天联络确定其为大会发言人、小组召集人,并将开会细节一一与每一位参会人沟通。

  杨开煌在20年参会路上一点一滴感受着大陆的巨变。两岸直航的实现,极大缩短了他赴大陆开会的路程时间。“第一次到大陆,早上五六点出发,经香港转机,折腾了一整天才到,如今两三个小时就到。”杨开煌认为,这对与会专家学者而言,不论从金钱还是时间上,都是很好的红利。

  他和台湾与会者在每次参会后都会在开会的城市参访。他一点一滴感受着大陆不同城市的发展脉搏、城市建设的巨变。“大陆发展速度简直可以用‘日行千里’形容,每一次过来,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如今,相比大陆,他“觉得台湾的建设有些落后了”。

  作为一名20年会议见证者,杨开煌这样评价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不仅检讨两岸政治关系、经贸交流,也是感情沟通的平台,不断推动着专家学者利用这一平台、管道做扎实工作,为两岸和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不过,谈及研讨会的未来,他认为,在新形势的冲击下,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正在进行重新定位和功能调整,以新方式为论坛寻找创新之路,追求新的价值。

  杨开煌具体建议,会议可以定位为两岸年度“反省大会”,从两岸关系政治形势、经济发展、文教交流等方面分组探讨两岸可以做得更好的方向;组织两岸关系学者合撰两岸关系年度大事记;可考虑移师台湾举行,每年轮流两岸举办;会后引导两岸关系学者进入大陆、台湾社会基层展开实地研究,认识社群,以便真正理解对方……

  杨开煌说,自己俨然是一名“大陆人”了,从一年一次来大陆到如今几乎每周来一次,他的台胞证已经换了5本,“每本40页,每页能盖章3次”。

  他的台湾朋友们常常说:“在大陆有困难,找杨开煌。”

  “这是大陆朋友对我的抬爱,对我的真诚对待,让我相当感动。”每次有需要帮助,杨开煌一个电话打到大陆,就能得到大陆朋友的真心帮助。“我从中看到的是知识分子的真诚相交,不因利不因名。我可以很骄傲地告诉台湾朋友,这就是大陆人,真实的热心的”。

  这也是20年来他所看到的大陆最真实的改变。

  “我希望两岸和平相处,这是我的事业,而不是职业。”杨开煌说,大陆很有实力,台湾很有活力,“希望两岸互补结合,相信中华民族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复兴之路”。(记者任沁沁 郑茜)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伦】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