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硝烟散去看金门: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地标

2011年08月26日 11:12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硝烟散去看金门: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地标
金门乡村民居。本报记者 王尧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金门,旧名浯洲。因与厦门共扼福建东南海口,有“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称,故得名“金门”。1958年8月23日,震惊中外的“金门炮战”爆发,小小金门一夕成名,成为两岸关系演变的重要坐标。

  硝烟散去,铸剑为犁。又是一年8·23,金门敲响和平钟、筑起和平墙,昔日烽火连天的军事前沿,已成为两岸“小三通”枢纽、观光旅游胜地,每年超过130万人由此往来两岸,“和平红利”日益丰厚。小小金门,已经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地标。

  “金门,我们来了!”

  “金门,我们来了!”7月29日,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澎湖地区个人游正式启动。上午,首批274名来自厦门、泉州,经由“小三通” 到金门的旅客,在水头码头上岸。金门县政府出动舞狮阵迎宾,场面热闹,气氛热烈。

  此前的6月13日,金门将同样的热烈欢迎送给了“陆客金门一日游”首发团。这个依托“小三通”政策开展的“一日游”项目,让福建以外的大陆居民在到访厦门时可顺访金门。金门县政府为此特意规划三条旅游路线,并将“小三通”航班延后一个小时,以增加陆客停留时间。

  “到金门最想看的是战地文化!” 大陆游客几乎众口一词的答案,让担任过岛内三届“立法委员”的金门人陈清宝先生百感交集,“这也算那段无奈的岁月留给金门人的‘资产’吧。”

  金门诸岛包括金门岛(大金门)、烈屿(小金门)、大担、二担(台湾称大胆、二胆)和大嶝、小嶝、角屿等12个岛屿,总面积约为176平方公里,其中大嶝、小嶝、角屿现由祖国大陆管辖。退潮时,金门马山距厦门角屿岛只有1800米,离台湾本岛倒有近200海里之遥。

  在有记载的1600多年金门历史中,战乱阴影始终挥之不去。1949年国民党军队退守台湾后,更是将邻近大陆的金门、马祖等外岛视为“反攻大陆”的“军事跳板”。时至今日,金门大小道路尽头随处可见的迷彩反空降堡,海滩上反登陆的“轨条材”,农田里直刺天空的“反空降桩”,遍布全岛的废碉堡和坑道,仍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历史,也构成了金门独特的战地旅游资源。

  踏上这块曾经风云激荡的土地,随处可感受到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与脉动。今年8月1日起,台湾岛内唯一的坑道式炮阵地“狮山炮阵地”全面向大陆游客开放,阵地内的“震东坑道”全长508米。耗时5年、由人工开凿而成的翟山坑道,原做登陆小艇回转及补给人员、物资之用,可容纳42艘小艇停泊,废弃后正式开放民众观光。炎炎夏日,进入坑道,顿感凉意袭人,成为举办夏季音乐会的好地方。

  在8·23战史馆和古宁头战史馆,倾听另一个版本的历史事件诠释,对于大陆民众来说是一个奇特的体验,娓娓道来的导览小姐得知有听众来自大陆,表情有点尴尬。公园草地上展示的各式飞机大炮,已经成为嬉戏孩童的“大玩具”;当年对岸打来的炮弹,被金门人拿来制成“金门菜刀”,与高粱酒、贡糖并称“金门三宝”,成为对岸游客钟爱的旅游纪念品,生动诠释了“铸剑为犁”的深刻含义。

  “金门不止有战地文化”

  “其实,金门不止有战地文化,大陆民众到金门观光,可看的东西很多。”陈清宝先生说。

  天蓝海碧、候鸟翻飞,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确实,如果远离战地遗迹,金门给人的印象,恍若世外桃源。城区没有高楼大厦和密集人流,公路上久久才看见一辆公共汽车,路旁的草丛里,不时有黄牛悠闲走过。乡间则多见红瓦、砖墙的闽南建筑,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始建于清光绪26年的“山后十八间大厝”,也就是现在的 “金门民俗文化村”。全村住宅、家祠及学堂共18栋,依山面海而筑,全部房舍均采闽南传统二进式建筑,建造精细,古意盎然,堪称闽南传统聚落的经典之作。类似这样保存完好的村落,在金门还有很多。

  这里最缺的,是人气。“好山好水好无聊”是金门人自嘲的“金门三好”。金门本地网络论坛里讨论最热烈的话题,是如何拉动人气、提振经济。

  世易时移,几十年间金门驻军由最多时12万人下降到现在的几千人,“阿兵哥”从“满街走”到变成“稀有动物”,靠驻军消费与需求支撑的金门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当年专做“阿兵哥”生意的澡堂、洗衣店和电影院,早经多次转产;曾经热闹的市集一度门可罗雀。过去由于发展受限,金门人除了考公务员、到金酒公司工作、为金酒公司种高粱和小麦外,多数都跑到台湾本岛发展,岛上人口几十年一直在6万上下浮动。由于常住人口少,内需不大,无法带动经济增长。

  不要以为金门人生活无着才忧心忡忡,其实,眼下金门人的日子还是很让人羡慕的:金门的社会福利很好,据说65岁以上老人每月可领数千台币的养老金,小孩基础教育阶段免学费,岛内公路交通全部免费,另有老农津贴、8·23补助津贴等。逢年过节政府还给各家各户配送高粱酒,金门这个僻处南疆的小岛,居然遍地高粱,于是有了金门一宝——香醇甘洌的高粱酒,金酒厂是这里当仁不让的经济支柱。2011年,在台湾岛内人口普遍增长乏力之时,金门的设籍人口却“逆市上扬”突破了10万,其中不少人是被金门的“好山好水好福利”吸引来的。金门民众却担心,这些人并没有常驻金门、在这里生活投资等,这种人口的“虚胖”无助甚至会拖累经济发展。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金门人早就清醒地意识到,金门的发展比台湾本岛、比对岸的厦门,落后了很多。“转型发展观光产业”的口号,从1992年“战地政务”解除时就提出了,却直到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阶段才真正迎来了春天。

  多年来,金门县政府一直呼吁当局扩大“小三通”,全面开放大陆游客到金门旅游,以带动观光产业的发展。随着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愿望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和平红利”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在金门日益显现。金门县副县长吴友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陆客“小三通”个人游的启动,对金门而言,是开启了一种新的旅游模式。福建有3000余万居民,庞大的旅客市场加上便利的旅游形态,一定会为金门观光业增添活水,未来希望可以开放至大陆其他省份。

  “陆客多了,金门出租车的生意好多了,土特产生意更是火爆。”“陆客金门一日游”项目推出后,据金门旅游业者估计,如每名“一日游”陆客在金门消费2000元(新台币,下同),每日500人的话,一个月就有3000万元的商机。

  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游后,除经“小三通”往返两岸的台湾旅客外,不少大陆旅游团也经由金门搭机赴台。据台湾民航部门统计,2008年以来,金门机场旅客量连续三年突破150万人次,其中2010年为209.46万人次。

  日渐增多的游客、日渐庞大的中转人潮,让金门人多了一份发展的底气。

  “愿做两岸政策试验田”

  站在金门慈湖的木质眺望台上,迎着习习海风眺望厦门:厦门环岛路的灯火和国际会展中心历历在目,厦门和金门,原来真的这么近!金门水头“小三通”码头,客轮来来往往。返回厦门的旅客带着大包小包的金门特产,从厦门返家的金门人则带着从大陆超市里采买的日常用品,擦肩而过,相视而笑。

  到厦门观光、购物、休闲、看病、买房、就学……昔日剑拔弩张的“两门”,今天正日益融合。金厦生活圈,已经成为金门人口中的高频词汇,他们热切希望能进一步改善金厦间的交通条件。

  2011年1月9日,连接大小金门的跨海大桥——金门大桥正式动工,预计2016年6月完工通车,建成后大小金门之间只需5分钟车程。台湾当局对金门大桥的定位是“七分观光、三分交通”,除解决大小金门间交通问题外,更想将之打造为金门观光地标。开工当天,金门大桥的首倡者、80多岁的林登惠老人也来到了现场。曾担任过金门县民意代表的林登惠说,希望再盖金厦大桥,因为只有金厦连结在一块,金门才能有大发展。

  台湾媒体纷纷发表评论解读金门大桥的政治意义,指出如果没有两岸融冰,金门大桥的梦想就不可能实现;若两岸关系继续朝良性发展,说不定金门、厦门之间,也可以兴建跨海和平之桥。

  台湾当局有官员也曾表示金厦大桥构想可以讨论评估,金门大桥接通大金门和小金门,未来如果能够从小金门再修金厦大桥,就可以从金门直通厦门机场,转往大陆各地,对两岸经贸将有突破性的推动。纯从技术角度考虑,可行性很高,当然各方面条件还远未成熟。

  “金门愿意扮演两岸政策试验田的角色,无论是金融、教育、旅游等各项政策,都可以在金门试行后再加以推广。”这是前任金门县长李炷烽一贯的主张。金门近年提出“大学岛”构想,希望循“小三通”方式,让金门先行招收陆生,让教育产业作为拉动发展的另一火车头。此一想法在李炷烽任上未能如愿,新任县长李沃士上任后,继续致力于推动“大学岛”建设,希望以土地资源和资金补助争取岛内高校到金门设立分校,下一步再邀请大陆高校来金门设分校,吸引两岸学生来金门就读。由于当前金门作为离岛招收陆生不受1%的总额限制,加之土地及资金方面的“利好”,岛内高校对这一建议颇为“心动”,已陆续有私立高校南下金门“踩点布局”。

  从两岸对峙的前沿到两岸交流的急先锋、试验田,金门的今昔,令人嘘唏又期待。(本报记者 王尧)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婷婷】
    ----- 台湾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