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晴(化名),是因为她打电话来邀约一个大陆配偶联欢会报道。电话里明显的福州腔,干净利落,且总伴着笑。
小晴是在福州出生的台湾人。1994年,以台属身份回到了台湾。然而,陌生的环境、紧张的工作、语言的障碍,特别是人为的偏见,让她久久不能适应。
第一次到饭店应聘服务员,人家一听是从大陆来的,脸上立刻挂满了不屑:“以前有干过吗?”“有没有大学文凭?”“为什么穿成这样?”连珠炮似的发问,噎得她半天没说上一句。作为独生女的她第一次遇到这场景,愣了半天。后来终于应聘上了服务员。早9点晚10点、每月只能休3天的生活和工作,繁重而辛苦,薪水也不高,如此一过就是好几年。
早过了晚婚年龄的小晴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第一次见面,先生就把家里是一级贫户出身,兄弟姐妹多,父母亲体弱老病,自己则从事冷气电工的脏活和累活等情况,老老实实“交代”了。虽然父母坚决反对,但听到“他是台湾出生的福州人”,这让小晴产生了好感。并且,认定了心仪的爱人后,这个老实巴交的“台湾福州人”,确实有过人的一面:不管刮风下雨,每天准时接送;小晴家的冷气、水电坏了,马上现身在家门口……经过两年的爱情长跑,两人终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小夫妻俩开了家小型冷气水电行。一辆破旧的工具车、一个工具箱、一部电话机和几盒名片,是他们全部的家当。生意刚起步时,性格外向的小晴负责外出发名片,接听电话,联络客户。有生意上门,丈夫听从调遣东奔西走,小晴又变身成最好的帮手。
“那时常常是背着孩子给老公搬东西、递工具。”回忆过去,小晴的脸上仍难掩辛酸。不过,由于先生工作干得利索又有爱心,碰到贫困的家庭就只收个成本费,客户也渐渐多了起来。夏天修冷气,冬天做水电,先生偶尔跑跑计程车养家糊口,现在日子越来越稳定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接送小孩,小晴还把照顾公公婆婆活儿都包了下来。每天早晨推着轮椅,带上婆婆到公园呼吸新鲜空气、伸展肢体,然后送她到医院做一下康复治疗;回到家开始帮着公公煎药,洗菜做饭干干家务……勤快乖巧的媳妇,也赢得了两位老人的肯定和疼爱。
“儿子英语很棒噢!而且能歌善舞,还会画画呢。”说起孩子,小晴便滔滔不绝,“我们失去太多了,自己苦点没关系,但要给他们最好的”。已经是两个孩子母亲的小晴,把大儿子送到了学费不菲的双语幼儿园,她对未来充满希望。
一天忙完后,到了夜深人静时刻,小晴喜欢上QQ写点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在这里圆她的“作家梦”。闲暇时,她还参加了旅游观光的培训班。“现在两岸往来的人越来越多,以后我要去考证照,把台湾的好山好水介绍给大陆的朋友”。
不管生活给了什么,小晴一直在笑着面对它,并在为她新的梦想不断努力。(驻台记者 张维东)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